无调研不建言
委员履职守护成长之路
一届钱塘区政协常委,民盟钱塘区支部副主委,杭州市钱塘区当代国际化研究中心理事长
学林小学门前的文阳巷,是一条仅7米宽的非主干道,常常成为机动车流与有限空间冲突的焦点。尤其在上下学时段,交通混乱,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作为钱塘区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我多次在早晚高峰期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学生家长的焦虑与不便。
在经过连续蹲点调研,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后,我联动下沙街道、教育、城管、交警等多部门力量,共同在学林小学召开了关于“助力平安建设,提升学生接送环境”的专题协商会。会上,我提出了包括取消违规泊车位、清理“僵尸车”、整治商铺占道经营等一系列具体的整改措施。这些措施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并迅速付诸实施。仅仅两周的时间,学林小学周边的交通状况便有了显著改善,为师生们清出了一条安全、顺畅的求学之路。
今年6月,我的目光又聚焦于钱塘区幸福河小学,关注到学校南门地下停车库的“闭锁之痛”。学校南门紧邻主干道,与松合小区交错,复杂的交通环境迫使校方封闭便捷的车库入口,导致师生及家长只能绕远路停车,加剧了高峰时段的拥堵与安全隐患。
为了寻找解决方案,我在炎炎夏日多次到实地调研,并与校方、社区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在我的推动下,我们成功地组织了“爱心护学,齐心解忧”专题协商会,讨论并确定了优化车库出入口的方案。改造工程很快就开始实施,为新学期送上安全畅通的礼物。
“无调研、不建言”。为了更好地联系界别群众,我为自己设定了新的履职目标——深入开展“一老一小”调研工作。今年,除解决幸福河小学“接送难”外,我还多次走进下沙街道聚沙邻里中心和中沙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科普儿童教育与健康知识,满足他们的所急所需。
回顾我的履职过程,我始终坚守初心,践行群众路线,创新性地将“座谈”与“站谈”两种形式相结合,聆听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与需求。累计组织和参加各类政协会议、专题调研、讲座等200余场,提交《关于探索把家庭教育纳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关于巩固提升“钱塘优学”成效,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建议》等19篇提案及社情民意。其中,《关于探索把家庭教育纳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获评2021年度钱塘区政协优秀提案;2022年,我被评为钱塘区政协优秀政协委员;《助力平安建设,提升学生接送环境》专题协商案例获评杭州市政协2023年度基层协商典型案例。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未来,我将继续深入调研、积极建言,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为推动钱塘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