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风采丨区政协委员、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沈车:点燃书法梦 守护文化魂
发布时间:2025-05-22   临平政协

在全区各条战线上,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政协委员,他们心系家乡发展,情牵社会民生,他们勇担使命,积极履职尽责,书写了一份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区政协委员、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沈车。

点燃书法梦 守护文化魂

——记区政协委员、

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沈车

“我们临平是历史文化宝地,唐宋之后,写临平的诗词有几千首传世,其中不乏宋之问、韦应物、苏东坡、范成大、杨万里这样的文化名流。”临平区书法协会主席沈车一边翻开案头《临平诗汇》,一边向记者介绍。“你看,苏轼笔下‘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他指着书中的诗句,眼中闪烁着光芒,言语间满是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我出生在仁和钮家塘,老家是塘栖,小时候经常到三家村坐轮船两地跑,三家村渡口石刻楹联上的书法文字及古运河悠悠底蕴,极大激发了我对书法和历史的兴趣。”沈车并非书法专业出身,完全是凭着一股子热爱和执着,四处求师、反复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曾多次入展全国书法作品展,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曾获2012-2013年度区政府文艺奖。

作为一名区政协委员,沈车的提案一直聚焦在地方文化传承保护、文旅发展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等领域。“临平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留存至今的实物景观却较为有限。”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自书诗·临平精严寺诗》,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在路过临平借宿精严寺时所写的一首诗,这也是古人书写临平的诸多诗歌中,唯一一篇传世的真迹。沈车认真调研之后,撰写了提案《用好唯一相关临平的古代诗书名作,建宋韵文化地标》,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和重视,相关部门不仅在临平山东来阁文化布展馆中增设蔡襄人物及诗书作品展示内容,而且在后续上塘河大运河文化建设项目中将予以考虑设置。

临平区设立之后,实施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超丁综保工程,景区设施焕然一新,品质极大提升,临平已然成为了大城北地区文旅发展的强大引擎。“硬实力到位了,软实力也应该跟上来。”沈车在经过仔细考察后,发现新建亭台上存在对联对仗不工整、格式不正确甚至书写错误的情况。“文化表达是一个人文景点最核心的内容,超山的宋梅亭之所以意义非凡,是因为上面有姚虞琴、周梦坡(庆云)、吴昌硕和马一浮等人的诗作和书法绘画。”接下来,沈车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景区优化文化内容上,他建议由区书法家协会牵头,联合地方文史领域专家,一同对超山景区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的文化展示内容进行细致梳理,确保对仗工整、格式规范、内容准确,用精美的文字与书法展现超山的独特魅力。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在老百姓当中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沈车在工作之余,也把参与公益活动、传播书法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不仅在学校担任书法导师,悉心指导学生研习书法技艺,还积极参与老年大学的授课,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书法的平台。此外,他还经常参与送文化下乡活动,将书法之美带到乡村,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来源:临平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