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总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照护之家、日间照料、康复诊疗、就业帮扶、党建联动、志愿者服务等多个功能板块……”在西湖区“幸福荟•文新街道民生综合体”内,区政协委员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边走边看,认真参观了文新街道“残疾人之家”。
文新街道残疾人之家是杭州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点。随着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和亚运脚步临近,如何推动残疾人共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区政协委员关心关注的问题。
为此,文新街道“民生议事堂”紧扣“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专题协商议事月”主题,开展“共富惠民,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专题协商活动,区政协委员和残疾人之家、杭州紫荆花学校、助残公益机构、区残联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为残疾人的“第二个家”聚智聚力。
“受疫情影响,企业参与开展的助残活动减少,残疾人之家与社会互动还有待加强,部分残疾人家庭顾虑安全问题,不愿将残疾人托管。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影响,推动残疾人之家的长效发展?”残疾人之家负责人荣佳启直接抛出难题。
“经费支持方面可借鉴国外经验,成立慈善信托,将福利增值投入残疾人事业,解决经费可持续性问题,”作为公益服务方面的专业人士,区政协委员、之江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文扬当即建言道:“专业服务方面,建议医生对残疾人专业评估,安排专业康复训练,提供专业培训等,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政府要做好支撑,注重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建设,让残疾人在社会分配中优先受益,同时要借助社会力量,鼓励更多职业学校机构为残疾人专业培训。”区政协委员、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洪新忠紧接着说道。
“在参观中发现残疾人之家露台有较大空间,可以让残疾人种植多肉、制作陶瓷等产品,通过直播销售,创造价值,提高经济转化率。”区政协委员、浙江元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伟韬也发表了看法。
杭州紫荆花学校校长葛瑛提议:“对残疾人的特长爱好进行培训,合理安置工作,加强与蜗牛等公益组织联系,丰富残疾人就业途径,让残疾人通过劳动获得财富,同时也能获得精神富足。”
“我赞同葛校长的看法,”助残公益组织代表张小晶紧接着说道:“公益组织可以同时满足残疾人展示、残疾人家庭陪伴、残疾人之家培养的多种培训需求,各镇街残疾人之家应该加强合作,通过筛选,将有共同特点爱好的残疾人集中培训,开展活动,提高培训质效。”
“我们马上策划,尽快落实!”区残联和文新街道相关科室对所提意见进行了一一回应。
文新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组组长毛洁敏表示,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今天的协商打开了思路,提出了不少可实施性强、切实有效的建议意见。下一步,文新街道将梳理好、吸收好委员、专家、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党建联动、志愿服务、康复服务、就业支持、文体生活、文化教育等功能模块共同发力,努力为残疾人朋友建设“第二个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