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愉快的讨论、平等的探索、经验的累积——拱墅区政协“红茶议事会”里谋基层治理良策
发布时间:2022-10-25   拱墅政协

近日,由区政协主办、小河街道承办的,以“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完善基层矛盾化解机制”为主题的红茶议事会,在小河街道运河左岸红茶议事厅如火如荼举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华锋,区政协副主席马彦与省市区律协领导、院校专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等30位议事员,全过程参与主题研讨,群策群力。

前期,区政协课题组历时半年,先后深入各部门、街道、矛调中心、法律服务机构开展调研,召开6次课题研讨会,形成调研报告。

马彦副主席指出,区政协采取“红茶议事会”形式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就是探索更加广泛的基层民主协商形式,进一步启发智慧,集思广益。

会上,区政协社法委主任葛彤向会议汇报了相关课题的背景和推进情况。

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一鸣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

a77daf0b9249ea85fe0140b4e75bdc71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之后,议事员们分4个小组,在促动师沈墨的引导下,通过“红茶议事会”的形式,畅所欲言、共商共议,气氛热烈。本次会议还在“红茶议事会”线上平台同步进行,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共提交了相关建议52条。

区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天达共和(杭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燕山代表第一议事组建议,用数字化手段,实施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化配比;培育多元化的组织,适应社会需求;规范制度,进行双向述职,确保服务实效;更新理念,厘清市场与公益关系。

区政协委员汪涛代表第二议事组建议,要搭平台,向权威借力;要定标准,让经费给力;要有联动,以岗位发力;要建场景,形成聚合力等。

区政协委员高利亚代表第三议事组建议,引入律师、事务所、律协三方专业矛盾化解机构;采取财政保障、市场化多元结合;线上调解与线下相结合,让调解更加高效便捷;建立调解员人才库,标签化建档,精准匹配,精准服务。

区矛调中心副主任潘劲代表第四议事组建议,要坚持经费保障与精神鼓励相结合;要明确律师在矛盾调解中的身份,提升律师参与感与联动性;要加强宣传,提高引入律所参与纠纷化解的认识;要提升数字化水平,提高调解实效;要以案说法,提升律师参与调解的公信力;要建立引入与退出机制及绩效评估机制。

浙大城市学院教授、法学院副院长胡大伟、省律协副会长史建兵、市律协副会长朱虹对本场“红茶议事会”进行了点评。

经过小组汇报、民主投票和专家评议,最终形成“党建引领、完善机制”“数智赋能、匹配供需”“制定标准、购买服务”“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整合资源、提升效率”等五大共识。

沈华锋副书记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民主协商过程,他指出,今天作为一名普通的“红茶议事会”的议事员,是一次“愉快的讨论、平等的探索、经验的累积”。针对本次会议,他认为“议事题材很好”“主题意义很大”“效果氛围很佳”,希望课题组能充分将本次会议的成果,完善到课题报告中,让“引入第三方法律服务机构,探索完善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针对“红茶议事会”机制,他希望能继续深化探索,将“红茶议事会”打造成为有拱墅标识度的基层民主协商品牌,不断推动履职工作向基层延伸,积极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拱墅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