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西湖政协在省政协学习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24-12-27   西湖政协

12月25日下午,省政协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学习交流会。

叶泽主席作为全市政协系统唯一代表,作题为《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以“小信息”促进“大民生”》的典型交流发言。

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获评2024年度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研究》理论文章入选2024年度省政协“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作用”论文集。

近年来,西湖区政协坚持以高质量建设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为抓手,着力优机制、抓队伍、重规范、强闭环,以“小信息”服务“大民生”、“小切口”促进“大发展”,在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三项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机制建设是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队伍培育、评价激励“三项机制”,确保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制定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成立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专班,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秘书长任副组长,各专委会和民主党派负责人为成员,分管副主席每月召开专班例会分析研究,主席会议每季度听取情况汇报,形成“领导挂帅、专班负责、多元协同”的工作格局。二是队伍培育机制。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全体委员年度培训的必修课,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组织实施导师引领、骨干带头、梯队扩容计划,从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有关高校遴选产生2名特邀专家导师、14名骨干信息员以及一线信息员若干名,组成工作中坚力量。搭建导师辅导、骨干分享线上线下平台,不断提升委员信息撰写整体能力。三是评价激励机制。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纳入界别委员活动组、镇街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委员个人履职评价体系,制定信息计分评优细则,每年开展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并在政协全会上予以表彰激励,大力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做优“三大环节”,打造全链闭环

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生命和核心,社情民意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与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密切相关。通过优化信息报送、审核把关、跟踪反馈等各个环节,做到全链条闭环管理,有力提升社情民意信息的质量水平。一是突出数字赋能。迭代升级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系统,方便委员查找历史信息、提交意见建议、查看录用情况。建成使用“微民情”应用场景,联通全区“民呼我为”一体化智治平台,实现委员反映群众急难愁盼信息响应时间更短、处置速度更快、办理效果更优。运行三年来,委员累计报送各类事件357件,均得到有效落实。二是严格审核把关。专班加强对上报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和指导完善,一般信息由业务科室负责人、对口专委会主任把关,秘书长审核报送;重要信息经分管副主席、主席审签后报送,从严把好政治关、内容关、文字关。今年以来,已累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15篇。三是及时跟踪反馈。依托西湖数字政协“微履职”平台,定期向全体委员通报信息报送、录用、采纳和领导批示情况。对于重要信息的采纳办理情况,会同“两办”督查科室,抓好督办落实,并视情对相关承办单位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推动建言成果真正落地见效。

聚焦“三个基点”,实现精准发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和民生改善。我们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服务中心、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推动社情民意信息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一是聚焦发展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4+1”重要要求,组织开展融调研、协商、监督、聚识于一体的集成化履职,对协商形成的意见建议由专人梳理、专班会商、专家把脉,形成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比如紧扣亚运盛会提出的《乘势2023杭州亚运会,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省》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二是聚焦社会热点。紧盯现代化治理基层实践,定期发布信息选题目录,引导委员就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超大城市治理等主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信息,提出意见建议,服务党政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又如针对不同群体服务管理,提出《深化“小哥学院”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化解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化之困》等信息被全国政协录用。三是聚焦民生难点。组织委员开展“委员走进”“民情六访”系列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吸纳民意,充分汇集民智,助增民生福祉。比如围绕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更好推动社区老年食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被转化为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贡献了智慧力量。

来源:西湖政协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