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物联网产业园的综合服务水平,破解员工上班“最后一公里”难题,5月15日上午,物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社区协商驿站召开“优化公交线路 服务园区通勤”专题协商会。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区政协提案委负责人参加。
物联网产业社区党委书记、治理委员会主任舒进详细介绍了园区当前通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物联网产业园楼宇企业密集,潮汐人口占比高,公共交通需求旺盛,虽然已开通公交车接驳专线,但员工通勤 “最后一公里” 接驳难题依然存在。现有公交接驳线路,存在新增楼宇覆盖不全面、车辆准点率欠佳、线路发车时间协同性不足、部分线路站点标识缺失导致知晓率低等问题。此外,高峰期交通拥堵影响公交通行效率,共享单车早晚高峰供需失衡,加之三桥断流后公交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亟需系统谋划解决方案,优化园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楼宇负责人和园区青年代表结合日常通勤需求,提出了增开早晚高峰区间车、设置电子站牌、在东部楼宇周边新增公共自行车点位等建议。
政协委员围绕优化园区多元灵活的通勤体系展开讨论协商。李程旭委员建议,系统优化公交服务、加密定制公交班次、动态调整站点设置、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专线知晓率,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将交通便利作为园区招商优势,形成"服务促发展"的良性循环。叶建平委员建议,增开班次、优化线路,优先解决早高峰通勤问题,推动公交专线小程序嵌入园区公众号。李莉委员建议,要加强调研,精准优化线路,推动数字化服务,实现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传递与产业链合作,还可探索跨区域公交协同机制。
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从各自职能出发,提出了加强公共自行车点位规划与调度、加大违停执法力度、引导企业开放内部停车资源、提供定制化公交服务等解决措施。
王理生强调,通勤优化是提升园区营商环境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协商驿站作用,收集梳理企业员工反映的问题,结合园区特点精准施策。要强化精细管理,优化公交接驳,提升定制线路智能化水平,统筹解决共享单车停放、人行天桥建设等衍生问题。要立足长远发展,动态优化方案,在多方诉求中寻求最优解,确保措施落地见效。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