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滨江区政协成立10周年。区政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政协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滨江实践贡献了政协的智慧力量。
党建引领 把牢政治方向
协助区委召开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暨区委政协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健全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硅谷系列·书香政协”为载体,以“五每四季”为特色的学习体系。全年开展党组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集体学习15次,举办委员读书学习活动51次,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质量和成效。
深入打造“同心同杭·青春聚力”党建品牌,探索构建“1+6+X”党建品牌矩阵。立足滨江实际,积极探索党建联建新范式,推动政协党建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
履职献智 服务发展大局
全年开展协商履职活动186场,报送调研报告16篇、社情民意信息63篇,获省市领导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0件次。
聚焦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精准建言。瞄准高新区(滨江)优势产业,就加快推进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发展、抢抓AIGC产业新赛道,在市政协协商会上作主题发言。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抓手,为持续打响“中国数谷”产业地标出谋划策。围绕未来产业培育,联动市政协委员滨江区联络组开展专题协商,协力助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高水平共同富裕示范协商监督。持续关注创新托幼一体化发展,为高质量推进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创意、有推广借鉴价值的调研成果。围绕优化公交线网竭智尽力。围绕传承发展浙东运河源头(西兴)历史文化,建设全民精神富有全域文化优享高地集智献力。就基层医疗服务供给情况开展视察监督,围绕交通畅行、宜居提升、教育惠民、文体惠享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项联动民主监督,深化为民履职工作。
聚焦高能级国际城市建设深入调研。围绕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聚力“青爱的城”。围绕后亚运时期文旅体融合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发展、打造白马湖会展综合体等开展专题视察。主动参与市政协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建设国际重要交往中心、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无废城市”建设等课题调研,为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滨江方案。
聚识搭桥 汇聚各界力量
注重在履职中加强沟通联络,进一步扩大团结面。关注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平台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聚“新”助力社会治理。加强对外友好交流交往,组织国际友人体验非遗共话情谊,持续打响“老外不见外”联谊品牌。
创新开设“滨青夜校·大师课”,聘请20位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和青联委员为青年成长导师,开设直播电商底层逻辑等兼具实操性与前沿性的课程,服务青年600余人次。
15个界别开展界别协商、政策宣传等特色活动52场。各社团发挥作用,开展调研考察、书画惠民、文化讲堂等活动。出版《此间滨纷——杭州亚(残)运会高新区(滨江)采访实录》,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
创新实践 提升履职效能
召开全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现场推进会,新建长河老街委员工作室、江北创业孵化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特色作用。
依托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等平台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题协商议事活动148场,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1965人次,提出建议472条。
依托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开展“滨江政协十周年十件事”网络评选、青春市集、摄影展等,擦亮“滨江周”活动品牌。建成滨江区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构建委员和群众全场景、沉浸式践行和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平台。
拓能提效 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聚焦履职能力提升,先后举办2期培训班,增强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意识。改进委员服务管理,优化数字政协建设,健全委员履职电子档案,推进委员履职集成化、一站式展示。
建立重点工作例会机制、重要协商活动复盘机制、月度履职工作晾晒机制,不断提升政协机关统筹协调、执行落实、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唱响青春“政”好、“协”力前行的协奏曲。
开启新征程,聚力再出发。2025年,滨江区政协将永葆实干争先、勇毅前行的精气神,为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高水平“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