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艺男25岁开始找工作 今年54岁仍无业!老父亲急了 |
2017年03月20日 07:41:23 星期一 |
我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找到理想归宿 这一路我错过了什么? 84岁老父亲写来一封信:儿子一直很努力,一直没工作,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他画的素描作品。最左边是他父亲81岁生日时画的。 昨天上午,快报收到读者李先生的一封信:我今年84岁,看了快报《62岁大妈找工作》《72岁母亲为47岁儿子找工作》的报道,我感慨万千。 我有3个子女,老二至今没有如意工作,时常失业,靠打短工为生。由于收入不稳定,至今未婚。 他从25岁找文艺类工作,跑遍杭州大小招聘会,始终无果。 无奈他就在圈子之外徘徊了近30年。 我家老二是努力的,他从事绘画也有三十来年,这是他主要的工作方向。 他还在全国报刊发表过三十余篇研究鲁迅的文章……再就是,他唱美声,声音洪亮,在歌剧院唱男高音声部(业余团体)。他今年54岁了,离退休年龄还有6年时间,我也将走到人生尽头了。 他妈妈2011年去世。他今后怎样我是看不到了。 他不吸烟不喝酒仅有的余钱也是买各类文艺书籍,爱读书藏书。我希望快报能帮忙找到他适合的、为之努力的文艺类工作,给他一个平台,我有生之年也就安心了…… 一个有这么多才艺的儿子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 昨天下午,我来到李老先生儿子的住所。 他的家位于杭州城站附近,上世纪80年代初的房子,是他爸爸的。爸爸以前是铁道兵,今年已经84岁,目前在东新路上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养老。 屋内采光很差,电灯还是拉线开关,装修还保留了35年前的“原汁原味”。而这位在父亲眼里“非常努力”的儿子,却很有些文艺范,让我很自然地想到欧洲街头艺术家。 “我应该谢谢我父亲,他不太愿意做这样的事,他居然写了信……”他别扭地拿出一只玻璃杯给我泡茶说:“你来之前我用洗洁精洗了好长时间……茶叶不太好。” 他先向我介绍他的家人:哥哥1957年生,今年退休,当外公了;有个妹妹,1964年生,做列车员,也退休了。“全家就我一个人在工作,不,是在找工作,我工作也没有的。” 平常,他主要靠父亲的接济,水电费、买衣服、买鞋子……父亲还用养老院饭卡省下来的钱给他换八宝粥吃,老单位发了大米,也往他这里送,已经囤了好多货。 “钱,我不问他要,他会塞给我。他走开了,我两行眼泪就下来了……” 书房里,藏书堆到屋顶,除了书是整洁的,其他地方则布满了灰尘。他这么解释:“我花大量时间在看书、绘画上,我不做表面文章,看完一本书,就在书背后写上几年几月几日看完——算是对自己的奖励。” 书房的角落还有各种荣誉证书:音乐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研究会会员。他说他着重研究鲁迅思想,谈起文学来,他头头是道。 他也不是不找工作。他说,杭州招聘会上的人基本上都认识他了,“呶,这个人又来了”。 这位让84岁老父如此操心、且一直在努力的儿子,他的前半生,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8-25岁 考美院 18岁那年,他从职高美工班毕业,进了圆珠笔厂工作,但他爱好画画,心系中国美院,边工作边报考。后来,厂里不允许这样,他便离职去考,当时青春年少,情窦初开,他的初恋和他一起考,初恋考上了。两人分道扬镳。 “事实上,我比她画得好!”他强调。 但事实是,他考了5年,都没考上,那时候超过25岁就不能再考了,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失落。 “现在当然不会再去考了,我都可以做老师了。”他自嘲地笑笑说,他在教一个高中生素描和色彩,100块钱一节课,但高中生总有毕业的那一天。 推荐阅读: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金洁洁 文/摄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