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寻“路”——好环境就是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3-06-05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讯 迈入新世纪,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频频遭遇“成长的烦恼”,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强化、提升现有环境优势,充分挖掘潜力,着力补齐短板,积极营造新的发展环境。

2004年,携着新春的万千气象,浙江机关效能建设迅速拉开序幕。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不断上新的水平……”2004年2月2日,在全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

由此,机关效能建设一跃“升级”为省委直接推动的重要工作。

2004年2月26日,《杭州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明确机关效能建设目标》,提出要着重在五个方面取得成效,包括机关作风明显改善、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机关干部素质明显提高、群众对机关工作满意度明显上升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明显进步。

彼时的杭州,正在新世纪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机关效能改革成为发展的一条路径。杭州,往深水区、无人区中,寻“路”前行。

破桎梏——

政务服务改革没有“终极版”只有进行时

“这场效能革命对杭州整个环境建设影响深远。”杭州市审管办审批管理处处长郑亮说。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杭州,一次次开启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一次次扛起领风气之先的先锋担当。纵览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史,杭州始终是改革的“弄潮儿”。

提高效率,是加强效能建设的目的所在。早在十几年前,杭州就提出网上审批,让大家少跑腿,理念超前。郑亮说,二十年来,杭州历经几轮简政放权、构建“四张清单一张网”、全面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改革,积极为经济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些“升级版”新做法,中心点就是“执政为民”。现在,在杭州办事有多方便?郑亮分享了几组数据——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减至53个工作日、工业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减至7小时,“企业开办”30分钟办结;585项公民个人办事事项“一证通办”,279项企业办事事项“ 一照通办”;围绕公民个人和企业办事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出75项“一件事一次办”。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必须不断前行的攻坚之路。今年,浙江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正是因为它对改革的“总牵引”作用。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牵动的是思想观念、市场机制、治理方式、领导体制等全方位变革。”在市审管办工作了18年,郑亮一直在体制机制改革第一线。“任何一项重大改革往往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帆风顺,杭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破桎梏,敢于以时间换空间、以局部换全局、以眼前换长远,推动了杭州改革勇立时代发展的潮头。”

营商环境优等生杭州,敢于走出舒适区。郑亮在改革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政务服务改革没有“终极版”,只有进行时。“路虽远,行则将至。行动,是将一系列改革举措转化为现实图景的最好办法。”

明方向——

窗口是城市的门面 要让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结合浙江的改革实践指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

时间回到2009年10月18日,杭州“市民之家”首次对外开放。当天,不少市民陆陆续续从杭城各个地方赶过来,在宽敞舒适的环境享受“一站式”服务。

第一批进驻“市民之家”窗口的工作人员杜佳未说,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全国首创。“现在不少老杭州人还记得,市民之家刚开放时,大家带着新鲜好奇过来。真的不用夹着厚厚一沓材料跑好几个部门?真的不用排长队了?真的办事不要老半天?”杜佳未回想起14年前的情景,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一排排座椅,每个角落都安置了饮水机,不仅环境像家一样舒适温馨,更重要的是,市民走进来就可以办好一揽子事。

开放日首日,“市民卡”窗口成了最繁忙的窗口。当天上午9时到9时30分,半个小时市民卡10个窗口就处理了六七十笔业务。

“这在之前是很难想象的。”杜佳未说,直到现在,很多杭州人要办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市民之家”。

当时,市民之家各项服务已经很好了。但征集市民意见后才知道什么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多久,有市民提出“希望双休日能办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杭州勇于打破观念,从来没有过的事,那就从杭州开始。2009年12月12日起,“市民之家”所有窗口统一开放双休日服务,杭州市民在全国率先实现周末办事。又有市民建议,“希望晚上也能办事。”后来,市民之家和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开辟了“自助服务区”,政府服务实现“24小时不打烊”。

“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化,市民之家自助服务大厅建成开放,杭州办事服务App和综合自助服务机建成服务,实现了办事场景向自助办理、网上办理、移动办理的转变,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杜佳未是2005年入行的,她从一个新兵变成了窗口服务老兵,见证了杭州政务服务的变迁和成长:“今天,我们的办事事项成倍增加,但排长队、抱材料的场景早已看不到,大家在家动动手指就把事办好了,杭州政务服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杜佳未看来,最好的政务服务是便捷,窗口是城市的门面,无论服务模式怎么转变,窗口服务的方向不会改变,那就是为人民服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聚合力——

好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优”无止境

“印师傅,还记得我吗?谢谢您!”杭州城投武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楼晓说。

楼晓说的印师傅是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印苏华。印苏华是市市场监管局派驻在杭州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年底,楼晓来服务中心办理业务遇到了困难。印苏华没有按照“死板”规定把她拒之门外,而是帮着一起想办法,灵活办好了事。

“我一次都不用跑了,印师傅却专门为了我们公司的事情多跑了一趟。对我们企业来说,全程一点不用烦神。”楼晓说,这次“特事特办”的经历让她打心底感动。

印师傅有点腼腆。他说,这是应该做的工作。拿到楼晓送的一面“服务热情周到,审批快捷高效”的红色锦旗,他直说收到这个“礼物”很意外。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属于“用眼可见”的成就,那么环境优势的发挥属于“用心感受”的成就。楼晓的感受就是一个印证。

好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民营经济大市杭州深谙此道也深深受益。市市场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杭州新设市场经营主体10.78万户,同比增长22.25%。截至4月底,全市市场经营主体总量173.26万户,同比增长10.29%,总量居全省首位。

从昔日的资源小市到今天的创新创业集聚地,发展环境成为杭州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去年,杭州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34.7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02万人,连续12年入选“魅力城市——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

在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攻坚路上,如何高起点上再优化,需要深思善为。杭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旭霞说,老百姓和企业办事越简单,政府部门推进改革、优化服务就越是要经历些“麻烦”。“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上,不仅要有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也要有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意识。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杭州还需要突破更多利益掣肘,千方百计聚集高端要素,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以前瞻思维与长远眼光,把改革这篇文章做深做透。”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莉娜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