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至29日,全省政协主席读书会暨市、县(市、区)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在会上作题为“构建委员下沉履职新模式探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杭州实践”交流发言。
近年来,杭州市政协深化“浙里协商”实践,积极探索政协委员下沉履职新模式,引导广大委员走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协商,以协商助发展,以民主促民生,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健全组织体系
推动委员下沉履职“动”起来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搭建平台载体,推动委员全员下沉、全域覆盖、常态履职。打破界别、区域限制,结合委员意愿和区县(市)需求,将502名市政协委员编入13个联络组,联系区县(市)政协,参加履职活动。构建“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市政协专委会牵头+区县(市)政协主席召集+联络组负责活动”运行体系,组织实施协商履职活动。制定《杭州市政协委员区县(市)联络组活动办法》,以联络组名义组建委员工作室,为联络组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场地支持。
创新工作机制
实现委员下沉协商“实”起来
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委员所能”,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制定联络组履职计划,提高履职针对性和精准性。联络组每季度组织一次履职活动,列席区县(市)政协重要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民主监督等。鼓励联络组根据履职需要,灵活开展“微调研”“微协商”“微监督”,确保联系不掉线、协商不停步。对协商中形成的意见建议,建立分级分类处理流程,有的推动就地落实,有的形成协商建议报告或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有的上升为市政协专题协商议题或转化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
精准聚焦发力
力促委员下沉作用“强”起来
紧扣中心大局和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协商。建德联络组围绕大力发展医药产业,会同西湖大学委员会客厅、之江创投委员会客厅、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等,共同举办“同心同杭·生物医药产业‘建’未来”专题视察议政活动。淳安联络组围绕“加强主城区文体旅资源要素和重要活动赛事辐射带动,加快推进千岛湖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调研协商和议政建言。滨江联络组围绕“以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展市区联动协商。钱塘联络组围绕群众关心的“大湾区湿地公园建设”开展专题协商。西湖联络组通过“民情二维码”收集建议,解决困扰多年的小区停车难问题。
强化质效导向
引领下沉履职品牌“亮”起来
注重把联络组工作与政协党建引领、协商平台建设、“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民生实事“政协议”等结合起来,做好加法乘法,充分释放委员下沉履职的效能潜能。找准履职发力点,重大问题协商加强前瞻谋划,民生难题协商坚持细节发力,以“小问题”做好“大文章”,“小切口”撬动“大思路”,“小协商”结出“大成效”。每次协商邀请基层部门、界别群众、行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与协商,把市级资源带到基层帮助推动问题解决。
这项探索实践既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又实实在在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有效克服了委员与基层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增强统筹推进“五项工作”的思想认识,打造统筹推进“五项工作”的杭州样本,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杭州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