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履薄临深”还是“履薄临探”?承认错误没有那么难
发布时间:2025-10-30   每日商报

近日,“网红”沈巍在参观上海市陆俨少艺术院展览时,指出宣传牌中的一处错误:成语“履薄临深”错写成了“履薄临探”。不料工作人员的反应颇为激烈,板起脸坚持这是谢稚柳先生原作,不可能出错,最后还报警把沈巍一行赶出了展馆。

“履薄临深”也可写成“临深履薄”,它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原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来化作成语“临深履薄”,比喻做事极其谨慎,小心翼翼,唯恐出错。

“履薄临探”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承认写错了一个字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回头改正就可以了。可是陆俨少艺术院的工作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坚定地说:谢稚柳的原稿就是这么写的,就是“履薄临探”,虽然现在成语用的是“履薄临深”,但谢老就是这样用的,所以只能按照谢老写的来。

院方在随后回应记者询问时称,已关注到网上争议,引用“履薄临探”也有出处尚不能确定对错,仍在查找更早的史料进行核实。接着院方还表示:“我们现在也没找到原文,我们目前能找到的、实际可以查到的原文是2008年6月30日的《嘉定报》,它上面的是印刷版的文字,就是这个‘履薄临探’。当然我们也想找到更早的出处,我们还在查询中,我们也是在核实。”

我们不禁要感到纳闷,承认一个错别字有这么难吗?

中文是讲规范的,不是谁都可以臆造词语的,你能在高考考卷上写“履薄临探”吗?中小学课本中会出现“履薄临探”吗?任何一部正规字典中会出现“履薄临探”吗?当然不可能。事实上,谢稚柳也不背这个锅,已经有网友在《荣宝斋》杂志找到一篇名为《天才学力皆可观——陆俨少的绘画历程》的文章,谢稚柳的原话就是“简练揣摩,履薄临深”。

同时,就在这个“履薄临探”的边上,网友还发现了另一处错误,展板上写的“山功、水流、云飞”中的“山功”也是一个错别字,正确的应该为“山动”。显然,问题出在制作这块展板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严格地校对。

为什么陆俨少艺术院不愿意承认错误呢?

说到底还是面子过不去,自己堂堂一个文化单位,却让一个“网红”来指出错误,觉得丢脸。

事实上,错了就是错了,和谁指正没有关系,大学教授指出错误也好,小学生指出错误也罢,只要错了,就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知错就改不丢人,改正一个错误,真的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困难。

现在好了,艺术院准备死扛,这样才是丢了文化人的脸。网上已经把“履薄临探”当做一个新成语,专门形容“死鸭子嘴硬”,这回,陆俨少艺术院真正知道什么是“临深履薄”。其实,坦坦荡荡承认是自己错了,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岑嵘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