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瓜也有神奇动物? 新晋网红“招财神兽”嗅嗅原来是只针鼹?
2016年12月02日 11:21:22 星期五

电影里的隐形兽

现实里的针鼹(图片来自澳大利亚珀斯动物园网站)

奇奇怪怪的魔法生物配上惊艳的特效,属于“哈利·波特”系列周边的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两天让一众“麻瓜”上蹿下跳(注:每个国家对于没有魔法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称呼,英国人称之为“麻瓜”Muggle,美国人称之为“麻鸡”No-maj),纷纷进入“神奇动物”识别及观摩学习模式。

于是,这两天澳洲悉尼塔龙加动物园一种叫针鼹的动物火了!就因为它跟《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搞笑担当嗅嗅撞脸了!

嗅嗅会掘地,喜欢一切bling、bling(亮闪闪)的东西,是天生痴迷于金银珠宝的啮齿类动物。它长相呆萌喜感,皮毛油光发亮,嘴巴扁平活像鸭嘴兽,肚子上还有个专门用来装偷来的金银珠宝的百宝袋,并自带无痕伸展咒,装下一整个银行的金库都没有问题。

网友们把嗅嗅封为新一代招财进宝大神,并神通广大地挖掘出,居然还真有一种跟它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动物——针鼹。针鼹擅于掘土,遇到敌害时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也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是不是越听越熟悉,这技能不正是嗅嗅的吗?

那么,《神奇动物在哪里》中的其他神兽有原型吗?恰好,国内新引进了一本“西方版《山海经》”《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介绍了40多种世界各地的神秘动物,还一一为它们找到来历出处,推理出它们如何繁殖、生长、捕食、筑巢,再配以原创手绘解剖图让你看到神秘动物的骨骼、肌肉、内脏、角爪、羽毛,甚至胡须、粪便等等,里面的不少动物和神奇动物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

 

魔法世界:鸟蛇

这也是让众多“麻瓜”观影者印象深刻的神奇动物,长相华美,顺势盘绕成环,身上的鳞片清晰可见,翅膀虽未出现在画中,但散落的羽毛体现了这只神兽的综合属性。而且它们有无限自动伸缩功能,能根据周围密闭空间的大小来变大变小,总是能刚好填满这个空间,它们的蛋壳是纯银的,很重很值钱。

麻瓜世界:鸡蛇兽——从公鸡下的蛋里被癞蛤蟆孵出来的蛇,非常毒,能引发瘟疫

鸟蛇这种动物真的存在过吗?《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介绍了一种“鸡蛇兽”,有点像鸟蛇。

据说它是毒性最大的蛇,被鸡蛇咬了是无药可治的。它散发出的气味能够杀死飞翔的鸟儿,分泌的毒液非常厉害,如果骑马的人用长矛刺死它,毒液可以顺着长矛往上渗,最后不但骑手死了,连马也死了。

鸡蛇又名“蛇王”,这个名字源于它脑袋上长着王冠一般的小花纹。

鸡蛇是怎么来的?根据传说,一只老公鸡下了一颗蛋,一只癞蛤蟆把蛋孵化,鸡蛇便出来了。也有人认为,公鸡没有生蛋必需的器官,所以鸡蛇更可能来自被蛇授精的母鸡产下的蛋。

不管怎样,这种可怕的杂交永远都是恐怖故事的主题:鸡蛇被认为是9世纪时罗马鼠疫的罪魁祸首;1202年,一条藏在井里的鸡蛇在维也纳引起了瘟疫;1474年,在瑞士的巴塞尔,有人看到一只公鸡下了一颗蛋,当着成千上万的人的面,公鸡就被活活烧死了,蛋也同样被扔进了火堆。

17世纪时,法国医生皮埃尔·波雷尔宣称认识一个意大利人,他可以繁育鸡蛇和飞龙,再以高价卖给学者和城市博物馆。在他的奇物陈列室,他还向皮埃尔展示了其中的一条鸡蛇,它的出生完全借助于一位技工的精湛技术,而不是大自然的力量。

魔法世界:毒角兽

电影中,毫无魔法能力的“麻鸡”雅各布·科瓦尔斯基被体形巨大处于发情期的毒角兽追赶时,还真是让人捏一把汗。其实,平时毒角兽还是挺温和的,只有被惹急了,才会攻击人,而一旦发动攻击,你就完了,它的犄角能刺穿一切东西,里面还有致命液体能让任何注入该毒液的物体爆炸。毒角兽是一种非洲大型猛兽,皮很厚,大多数魔咒都对它这层皮无可奈何。

麻瓜世界:魔克拉-姆边贝——一半长得像大象,一半长得像龙

魔克拉-姆边贝是一种和毒角兽非常相近的巨型动物,名字的意思是“可以阻断河流的动物”。1909年,世界上第一个野生动物园的创建者、德国人卡尔·哈根贝克在自传《人与兽》中写道:在刚果利夸拉地区的沼泽地深处,生活着一种巨大的怪兽,一半长得像大象,一半长得像龙。它以灌木马龙博的果实为食,会毫不犹豫地攻击外来者,一旦它愤怒地奔跑起来,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它。

哈根贝克还曾组织过一次探险,但一无所获。哈根贝克并不是惟一相信非洲存在巨兽的人。后来,写福尔摩斯的柯南·道尔出版了《失落的世界》,讲述了科学家在亚马逊地区发现了侏罗纪时期幸存下来的动物。

不管是毒角兽还是魔克拉-姆边贝,都让人想到非洲的犀牛,也许它们都是从犀牛演绎而来。

 

[法]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 著/卡米耶·让维萨德 绘,樊艳梅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插图

魔法世界:隐形兽

影片中的隐形兽有着一身飘逸的银色毛发,和一双忧郁的千里眼,草食性,天性温和。它们的银色毛发可以让自己隐形,巫师们也用这些毛发来制作隐形物品。它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如果要抓到它们一定得做些非常不可预知的事。

麻瓜世界:日本的河童——超爱吃黄瓜

J·K·罗琳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一书中说,隐形兽在远东地区活动,于是有人联想到了日本的河童。

在《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中,河童被归为一种“人形兽”。它身材如孩子一般高,碧绿的鳞皮,乌龟嘴,背上还有一个壳。藏到壳里,算不算一种“隐形”?

河童的手和脚有蹼,就像青蛙。它的头顶没有头发,稍稍凹下去,形成了一个总是湿漉漉的水洼。当它在陆地上冒险时,这小小的水洼至关重要,一旦水洼干掉它就会精力全失。它力气很大,可以溺死过河的马与牛,甚至会攻击人类,将受害者拖至水底然后吃掉。它超级爱吃黄瓜,所以日本人会用黄瓜当诱饵来抓它。如果你去寿司店,会看到黄瓜寿司卷的名字也叫“河童卷”。据说,1830年有一只河童被捉住后,在契约书上按下了手印,保证不再伤害任何动物与人,才重获自由。

日本各地都有河童的传说,《河童之夏》《夏目友人帐》《犬夜叉》等动画片里都有河童的形象,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河童》,写了一个疯子在河童国的所见所闻。在书里,河童身体略微透明,且能随着环境而改变颜色。似乎也有点隐形的味道?

来,上张图,这只河童坐在河边,表情哀伤,与隐形兽“忧郁的千里眼”像不像?

魔法世界:莫特拉鼠

“麻鸡”雅各布·科瓦尔斯基打开手提箱,第一个跳出来袭击他的就是这只莫特拉鼠,长了个扫把头,背上有着海葵状的触手,乍一看让人不是很舒服。莫特拉鼠生活在不列颠沿海地区,吃甲壳纲动物,以及那些踩到它身上的蠢蛋的脚。据说食用莫特拉鼠的触手可以抵御厄运,不过如果吃太多的话会长出紫色的耳毛。触手分泌出的莫特拉鼠精华可以治疗割伤和擦伤,哈利·波特当年被乌姆里奇折磨后就是用这个来疗伤的。

麻瓜世界:负鼠——绝招是装死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中,也有一种长相类似会分泌液体的动物,叫苏卡拉特兽,也叫“苏”。它们生活在南美洲、北美洲的河边,会将自己的幼崽驮在背上。当遭受攻击时,它会分泌出一种含有尸氨的液体,母兽与幼兽会待在原地不动,肚子朝天装死。

1803年出版的《新博物学词典》中,博物学家夏勒·索尼尼认为,这“是想像虚构的可怕动物,用来蒙人的”。但是,19世纪末,阿根廷博物学家弗洛伦提诺·阿梅吉诺又把被人遗忘的“苏”捞了出来,认为它是懒巨人的侏儒后代,那些巨人在史前时期生活在南美洲的丛林里。

苏出现在各种神秘动物学著作中,不过体形大小说法不一。它躲藏在拉丁美洲南部的山中,脑袋有点像人,身体一半像狼、一半像虎,尾巴则像一片芭蕉叶。

从插画看,苏和莫特拉鼠,长得都很像美洲的负鼠,一种惟一生活在澳洲之外的有袋动物。负鼠会把幼崽放在背上,幼崽们则会紧紧抓住母亲的尾巴,看上去和莫特拉鼠海葵状的触手也很像啊。负鼠的食物就是昆虫和蜗牛,也会装死。对,《冰河世纪》里那俩活宝就是它们。

链接

看书识神奇动物

第一本当然要推荐我国大名鼎鼎的《山海经》了,无数神奇动物植物。

至于国外的神奇动物,还记得电影《魔戒》里驮着弓箭手的大象、会走路的树人吗?或是《哈利·波特》里的喷火龙、独角兽、人马、凤凰、三头狗?《纳尼亚传奇》里鹰头狮身的葛利芬?对于中世纪的西方人而言,很多怪兽都是确实存在的,这本《怪物考:中世纪幻想艺术图文志》,不仅介绍了中世纪的怪物,还追本溯源到它们的神话意义或文化的象征。

哈粉必备

电影这么火,原著书《神奇动物在哪里》是不是又要出新版了?

根据J·K·罗琳的设定,这本书是巫师、神奇生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写的,出版于1927年,书中收集了魔法世界里出现的上百种不同生物,是每位巫师家里必备的“工具书”。哈利·波特入学通知书的采购单里就有这本书。2001年《神奇动物在哪里》出版的当年就引进了中文简体版,3.5元一本,但印数不多,很快就绝版,2014年重出时,就涨到了18元一本。

最近新出的《哈利·波特神奇动物解密宝典》,很多“哈利·波特”脑残粉已经入手,书里有“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各种神奇动物的设计和模型建造过程,以及数字特效技术的幕后花絮,很多概念图、剧照等,以前都没公开过。随书还附赠复古风格的神奇生物大集合海报和猫头鹰画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