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梦起雅墅里 烟火凤林港 下姜村的二十年筑梦共富故事
发布时间:2023-06-05   每日商报

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的西南角有一个镇子,叫枫树岭镇,镇上有一个古村。北宋靖康年间,渭水郡姜氏从四川迁至这里,因为此地藏在山间,又有一湾雅水溪环村而过,犹如世外桃源,所以得名“雅墅峡涧”。到了清乾隆时期改名“雅水下姜村”,成为了我们熟悉的名字: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

如今雅水溪更名为凤林港,溪水两岸民宿林立,饭菜飘香。遥想二十年前第一户村民建新房,十几年前的第一家农家乐,七八年前的第一家高档民宿,再到现在的37家民宿集群。

二十年来,下姜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在“八八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摆脱贫困村的帽子,筑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从土墙房到美丽乡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姜村还是个穷山沟,住房普遍是土墙泥屋,道路、饮水、厕所等基础设施也很落后,村民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都不尽如人意,更别提往昔史书中的“雅墅”“桃园”这样诗情画意的美丽景象了。顺口溜“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道出了彼时下姜人的生活窘境。

2001年,下姜村成为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基层联系点,拉开新农村建设的序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浙江省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淳安县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下姜村被列为杭州示范村。

接下去的十来年,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道路拓宽提升、河道整治……各类基础设施一样样完善,村民的新房子也一幢幢建了起来。至 2013 年,下姜村已经建设成为风景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了20年的“下姜超市”

2002年,村民严承凤奶奶拆掉两间土房,花一万元建起三层半的新砖房。严奶奶家里有个传统,遇到大事要拍张全家福,造房子那么大的事当然也拍了。照片里,大家族四兄妹17口人,满满当当,幸幸福福。

那年建房子的事情,她印象很深:“当时还不是很富裕,几乎每家建新房都要贷一点款,但是仍然挡不住大家的建房热情。造房子的时候邻里互相帮忙,小工8元钱一天,木工、砖工20元一天。为了省钱,沙子是自己去后面的凤林港挖的。也是因为不富裕,很多人房子建起来了,但是外墙是红砖的毛坯,几年后才慢慢装修起来。”

严奶奶新房建得早,脑子转得也快。2014年她开出了村里唯三的小商店“枫树岭镇承凤综合商店”,卖烟酒、副食品、日用品,还有土特产。几年之后,又改成了超市,店名更响亮,叫“下姜超市”。

招揽顾客,严奶奶有自己的生意经:“年轻人不会买,中老年人才是厨房的主力,说动一个人买了,一起来的人就都会买。”

村庄旧貌换新颜

土房子一间间倒下去,新砖房一幢幢立起来。在村民们喜建新房同时,下姜村的乡村建设也全面进行中,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凤林港。

现在的凤林港,河水清澈见底,小鱼悠游其中,河面上的两座碇步桥和一座廊桥更是游客打卡拍照的绝佳取景地。但是以前,凤林港不是这么美的。在下姜村乡村振兴展示馆里,有一张2003年的村庄全貌照片,只见凤林港的河道不但没现在宽,还遍布石头堆,两岸也没做防洪堤。

严奶奶回忆,2003年至2005年,村里三次整治河道,才把原来的泄洪道变成了景观河。河上的廊桥叫“连心桥”,是2012年建成的。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成了村民们聊天的好去处,吹吹凉风、拉拉家常,好不惬意。

说到拍照,她最推荐去村口的石拱桥“富民桥”。从桥上向村里望去,弯弯的凤林港、古朴的廊桥、两岸白墙灰瓦的新农居,尽收眼底。这就是美丽乡村的样子。

凤林港的37家民宿

下姜村旧时有家规16条,其中一条是“勤生理”,鼓励勤劳致富,惩治游手好闲。这项传统,一直被下姜人谨记。随着住房变新变大,村庄变得更美,村民的想法也变多了。

2011年,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党员姜祖海、姜海根带头率先办起了两家农家乐,初步解决了游客住宿、吃饭等基本需求。望溪农家乐上下两层,门前有晒场,可停放车辆,凤林农家乐有三层,设有5个包厢,可同时接待50余人就餐。

2015年前后,国内民宿迅速兴起,下姜村也乘势提升旅游产业。2016年,下姜村景区管理公司成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分客、统一结算”的“五统一”管理。有了村集体帮扶,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们不再顾虑,纷纷把自家住房改建成民宿。

目前,下姜村已有37家民宿,600多个床位,除了3家是外部投资,剩下的都是村民自办。据统计,每年的总住宿人次达5万多,每个床位能增收1万元/年。

“党员带头开民宿”

杨红马是村里的老书记,也是最早开民宿的带头党员之一。2016年1月1日,红马民宿开张营业,二三楼住宿,一楼餐饮。民宿位于村口,沿河而立,站在“富民桥”上,一眼就能看见“红马民宿”的招牌。

“房间面积很大,几乎都是河景房,客人坐在阳台上,呵呵茶,看看景,非常闲适。”儿子大学毕业后回来做了村官,老杨把建设村庄的接力棒传给年轻人,自己则和老伴一起专心经营民宿。去年,老杨重新装修了客房,准备大干一场。

“疫情之后,游客回升迅速,特别忙的时候儿媳妇也会来帮忙。”每当这时,老杨总是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生意红火、人丁兴旺,幸福生活不外如此。

“客人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姜德明爷爷和余孙玲奶奶住在村子更里面一点,2017年开业做民宿,共有9个房间,4个标间、2个三人间,还有3个大床房。店名叫“亲客民宿”,关于这个名字还有说法。

“‘客’代表客人,‘亲’就是亲热。‘亲客’,要对客人亲热一点。让他们开心而来,满意而归。”每次客人退房,姜德明爷爷都要亲自送到门口,招招手告别,直到看不见人影为止。正因为服务贴心,房间又卫生整洁,他家有不少回头客,有内蒙古的,陕西的,还有甘肃的。

姜德明爷爷今年75岁了,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种茶大户。别看他年纪大了,电脑登记客人信息等以前不会的技能,学得一点不比年轻人慢。“不开民宿的时候,我们生活很单调,每天就是做做农活。现在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生活更加丰富。”

“徐峥导演住我家”

如果说红马民宿和亲客民宿是下姜村中档、普通档民宿的代表,那么“梦景诺言民宿”就是高档民宿的代表。姜祖团今年66岁,以前当过兵,做过生意,2019年回到家乡,打算开启事业的第二春。

梦景诺言民宿位于村子的最高处,改建装修花了将近100万元,装修风格偏现代。每个房间都有大落地窗或者阳台,卫生间是干湿分离的,亲子套间里还有小朋友最爱的滑滑梯。屋后有一个不小的后院,可以喝茶、烧烤,边上是一大片荷花田,每年夏天风景最美。

在荷花田尽头有三间土墙房,这里就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最后一课》篇章的取景地。拍电影的故事,是姜祖团介绍民宿的一大卖点。网上的客人询问民宿情况,只要说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取景地,客人们都心领神会地说“我知道,是范伟教书的那个老学校”。

“前后拍了四个多月,整个村的民宿都被剧组包了,我因为离得最近,导演徐峥,还有其他主演都住在我家。”在民宿大堂的墙上,贴满了姜祖团和剧组导演、演员的合照,还有当时拍电影时的花絮。每次客人到了,他都会不厌其烦地领着介绍拍电影的故事。“房子不是老的,是全村人花了3个月建起来的,但是样式就是下姜村老房子的样式……”

梦景诺言民宿是全村线上平台生意做得最好的,除了装修高档和有故事外,实惠的定价是关键。“按高档民宿装修的,按中档民宿收费,最便宜的特价房200多元,亲子房也只要300多元,包早餐。”

村里的年轻人多了

下姜村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不但带动了民宿产业,餐饮、土特产、观光农业等配套产业也发展迅速,同时村集体还成立了景区公司、实业公司,新出现的创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吸引着年轻人。

从2015年开始,以现任村书记姜丽娟为代表的30-40岁年轻人不断回到下姜村。据统计,下姜村外出青年有四分之一回乡创业、就业,活力充满了整个乡村。

目前,下姜村有52户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民宿行业,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观光农业等为补充的生态产业集群。二十年来,在“梦开始的地方”,下姜人实现了从“温饱梦”到“小康梦”,现在正努力地追逐着“共富梦”。

小山村的第一家酒吧

以前,来下姜旅游的客人总觉得这里缺点什么:夜生活太少了。余伟杰和张华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中学起就是好友的俩人一拍即合,2022年底开出了下姜的第一家休闲吧“姜美丽的小店”,白天是咖啡吧,晚上是小酒吧。

两人今年都是35岁,也都成了家,之前一人在杭州IT公司做工程师,一人在千岛湖镇上国有医药公司上班。在人生的后半场,选择回到乡村创业,他们经过了深思熟虑。

乡村开酒吧有成本低的优势,也有进货不便的劣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地,两人在酒水和小吃的选品上花了不少心思。除了这几年流行的精酿啤酒,大下姜自产的“下姜红”米酒、鱼干、花生都是其他酒吧见不到的。其中,“下姜红”卖得不错,很多客人来了都会尝试一下本地酒。

张华介绍,因为店里有wifi,很多客人会把店里当作临时办公室,做完工作,顺便再喝点小酒。因为环境时尚,村里的年轻人也喜欢把这里当作聚会地点。

“整体投入了30多万,几个月经营下来渐渐适应了新的角色,四月份做了3万多营业额,还算不错。”虽然目前的收入比在IT公司要少,但余伟杰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且他的夫人一直在汾口教书,这下终于不用再分居两地了。

少了一位留守儿童

2013年,云南姑娘殷廷莲在杭州认识了下姜小伙子姜磊,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结成连理,并有了可爱的大儿子淳淳。作为母亲,殷廷莲最大的遗憾就是淳淳小的时候,不能陪伴在他身边。“那个时候,村周围都没有合适的工作,只能去杭州打工,很少回家。”

2019年,小两口在姜丽娟的鼓励下,返乡办民宿。经过一年装修,简宿民宿开业了,一共6个房间,兼做餐饮,由殷廷莲和婆婆共同打理。客人多的时候,殷廷莲负责厨房,婆婆负责客房的卫生,客人少的时候,两人一起做。

几年下来,不但民宿的收入不比打工少,更重要的是她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也方便照顾家中的老人。上个月,小儿子顺利降生,更是为这个家庭增添了喜气。

这里面,最开心的就要数淳淳了,每天放学之后就腻在妈妈和弟弟身边,连平时的小伙伴都被冷落了。殷廷莲回村那年,淳淳正好6岁,村里就此少了一位留守儿童。

“下姜小九”的小餐馆

下姜小九餐馆的老板是一对小夫妻,方晓玉和吴海杰,女主外招呼客人,男主内掌勺大厨,合作默契。

“怎么给客人烧?凭良心做事情嘛,主打淳安本地农家菜,家常口味。千岛湖鱼是客人必点的,然后就是应季蔬菜,现在有土豆、包心菜,都是自己家种的,还有山上的野笋,葛根做的‘野娇娇’。我们店人均消费50元左右,好吃不贵。”

方晓玉性格开朗,说话总是咧着嘴,大家都叫她“小九”。因为服务热情,价格实惠,餐馆生意不错。今年五一假期,楼上2个包厢、大堂2张桌子、户外4张桌子,一天翻了四五十桌。

除了餐饮,小九还兼卖千岛湖土特产,比如茶叶、笋干、辣椒酱,还有活鱼打包。很多客人加了微信之后,回去都会复购。小九算了下,一个月餐饮加上销售土特产,能有三四万元的流水。

“这样的收入,我们很满足的。生活也比在城市的时候要惬意,农村空气好,一天做完事情了,都是放松的时间。两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要好不少,再也不焦虑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凡 通讯员 王亚萍 杨璐珽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