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萧山区召开高质量发展暨深化“三大攻坚”推进大会,今年怎么干?要实现哪些目标?这场“新春第一会”给出了答案。
2024年,萧山区交出了一张满分“答卷”,全区GDP突破2400亿元,增长4.9%,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唯一投资、消费、出口“三千亿强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三大攻坚”取得丰硕成果。今年,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助企服务依旧成为重中之重。
以招商为例,全区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同时,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推动视谷之窗、钱湾生物港、彩虹快速路东延等80个重点储备项目投资放量。
一直以来,企业是萧山的立身之本和成事之基,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梯队建设,让企业家们安心“落地生根”,萧山区在助企服务上倍加用心。
比如,将进一步完善“助企陪跑员”三级联动机制,为全区5000余家重点企业明确服务责任人,确保助企路上“一个都不少”。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萧山区将把拟上市企业的储备、培育、辅导作为助企服务的重要内容,深入提供政策咨询、诉求受理、跟踪协调等综合服务,最大程度帮助解决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企业应上尽上。
会议现场,一份《关于萧山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政策意见》引人关注。这份被称为“1+6+N”的产业政策体系合计50条,是在上一轮政策基础上逐条、逐句、逐项优化迭代而来。其中,资金总量超50亿元,新增政策资金超过8亿元。
具体来看,“50条政策”聚焦科创引领、智造变革、人才驱动、青年聚力“四大关键”,总体上含金量更足、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
比如,光新增的政策就多达11条,重点包括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实质性贯通,以及培育壮大数据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低空经济等。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