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街道守护“银发餐桌”
杭州日报讯 “红烧肉色泽均匀,青菜火候刚好!”“能根据我们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定制低盐少油、清淡可口的适老餐,合胃口。”在长庆街道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前来就餐的居民说起食堂里的“大厨”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
这位“大厨”其实是个机器人。笔者走进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餐品台后面那两位醒目的“大厨”。“大厨”外形看起来胖胖的,什么菜系都能做,最快只需要2分钟就能出餐。它的右方是一块电子显示屏,可以设置口味、火候等,还会精确显示完成一道菜品所需要的烹饪时间。中间有口锅,餐品制作全部在这里完成。最顶部,是一排“调味料”区域,食用油、酱油、盐水、醋、糖水……在烹饪中所需用到的调料,这里都已经备妥。工作人员只需将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进机器,再启动机器,“大厨”就会自动开始操作。
上午10点,食堂后厨进入备餐高峰,但与传统厨房不同的是,有了机器人“大厨”的加入后,饭点时间,厨房已不再处于忙碌状态。“不管需要准备多少菜品,只需要将切配好的食材倒入机器人指定料盒,选择右方的程序,机械臂便会自动开火、倒油、投料、翻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内置的油烟净化系统让后厨几乎无油烟味。”食堂负责人说。
以制作卷心菜为例,只见工作人员按照提示在设备内倒入材料,轻点屏幕,没过几分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出锅”了。“感觉和人工炒的菜是一样的。”前来就餐的居民惊喜地说。“我们引入炒菜机器人,主要是考虑到相较于人工,它在整个翻炒过程中油烟少、噪声小、没有明火,还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各种调味品的用量,为居民带来更好的口感体验。同时,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让利顾客。”长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炒菜机器人,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还配备了智能结算、人脸支付、食堂数据智能分析、24小时自助机等数字化设备,提升居民用餐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应用了中小学生校园厨房使用的智慧厨房系统,这也是全省首批应用放心厨房系统的社区食堂。该系统实现了对食品安全的全方面监管,集人脸考勤、证件过期提醒、智能门禁、AI抓拍、留样冰箱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并接入食品安全管理数字驾驶舱,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智能晨检机在考勤的同时,还能完成健康证或体温异常自动预警提醒。温湿度数字化监测仪、高功率餐具消毒感测及空气消毒感测等设备,可以实时预警,以便食品安全管理员及时处置。食堂内有高清摄像头全时全域取证,并利用AI抓拍、边缘智算魔盒实时捕捉从业人员穿戴规范化情况等,让“舌尖安全”看得见。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