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城西科创大走廊抓住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20   杭州日报

助力打造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集聚全市超35%的(准)独角兽企业

杭州日报讯 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梦想小镇,秀丽的余杭塘河静静流淌,两岸风光迥异却遥相呼应:一侧是奔跑在未来赛道上的科创企业,另一侧密布着私募基金、金融机构等资本“钱袋”。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桶金”难寻。但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相守相望的“脑瓜子”与“钱袋子”,早已是提前布局、持续创新的固定搭子。

数据显示,城西科创大走廊已集聚(准)独角兽企业144家,占全市超3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占全市超2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家,占全市超20%。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这些徜徉在颠覆性技术或商业模式溪流上的“独角兽”“小巨人”,正蓄势扬帆。

金融活水缘何在此奔涌不息?城西科创大走廊究竟握住了怎样的密钥?

我搭台你唱戏 串起“投贷保担介”

一碗清粥、一碟小菜,6月27日,在轻松愉悦的早餐氛围下,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及金融机构代表,与廊内8家优秀科创企业齐聚一堂,围绕融资供给优化、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政策支持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共话发展。

这场“政企银”齐聚的早餐会,背后推手不是单一政府部门,而是带着构建“科技金融生态闭环”使命而来的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金融服务联盟。

科技金融服务包含哪些内容?联盟秘书长江旻掰着手指头和记者细数:“一家科技公司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再到申请上市,投资机构、银行、保险、担保、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缺一不可,但科技创业者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在起跑线上慢了一步。”

正因如此,2023年4月,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浙江银保监局、浙江证监局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以金融服务科创为核心,串联起“投贷保担介”等各方资源,会员单位包括银行、券商、保险、中介服务机构等,目前已达80家。

“联盟不是会员单位自娱自乐,而是要面向企业。”江旻说,联盟帮企业解决了不少金融难题。比如不久前,浙江永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希望对接资本市场服务机构,后续有资本市场运作的计划,联盟随即联系会员单位浙商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册律师事务所与永基智能展开深入沟通,为其后续资本运作提供建议。

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活动是必要的链接载体。“科创投融汇、早餐会、葳蕤悦读汇、‘五家’论道·四季沙龙等等。”江旻介绍,通过“科技+金融”“人才+金融”等丰富活动,实现了“企业—人才—资本—科研院所—科技金融辅助服务机构”的互促互鉴和资源链接。

也许有人会问:金融机构这么多,不乏主动上门服务的,为什么企业偏爱联盟牵线?走进其实体化办公场地,迎面而来的三行大字即是答案——联盟由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并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杭州市委金融办联合指导。

“联盟由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信任成本问题。”江旻用“堂堂溪水出前村”比喻联盟成长,从初创期资源不足,到如今每月活动“一席难求”,核心在于坚守“搭台不唱戏”原则,“不替代市场,专注链接资源;不做广告平台,金融机构以‘专家角色’提供干货;不向企业收取费用,用金融机构固定会费模式保障公益性。”

在“政府指导+社会共建”的双重性质下,联盟成为政府服务延伸的“轻骑兵”、市场要素聚合的“反应炉”,发挥科技金融服务的乘数效应。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沈俊楠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