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83年前轰炸东京的首个捷报从天目山传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5-09-03   都市快报

临安军民成功营救的5名美国飞行员(左二:杜立特) 展馆供图

9月2日上午,“天目抗战·营救杜立特”主题展在临安天目山下开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珍贵记忆。

展馆所在地,正是83年前杜立特的跳伞着陆地——临安区天目山镇徐村村。“以前这个展馆是村民的房子,门前是一片水田,杜立特就落在水田里。”村里的老人说起这个祖祖辈辈传颂的故事,津津乐道。

展厅分为政治抗战、军事抗战、文化抗战和营救杜立特四个篇章,共精选展出了150余件档案文献、历史照片、实物展品以及多媒体影像。其中的营救杜立特篇,重点讲述了临安军民紧急无私救助5名美国飞行员的经过。

1942年4月18日上午,由队长杜立特率领的16架“改装版”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的军事和工业目标,给了日本法西斯“当头一棒”。

因通讯不畅、天气恶劣,再加上剩余燃油不足,其中15架轰炸机无法在预定的中国衢州机场降落,只得前往最近的中国浙江、江西一带迫降。杜立特驾驶的1号机就落在临安天目山麓,机上的5名飞行员先后跳伞,降落在当时的临安青云乡和西天目乡一带。

第二天一早,杜立特和副驾驶员科尔首先被村民发现,送往“浙西行署”;随后,另外3名飞行员在青云乡被村民发现,于当天下午1点顺利将他们送抵浙西行署,5名美国飞行员受到了当地军民英雄式的款待。

当天,杜立特就在天目山发出了“我方已轰炸东京成功”的电报,振奋人心。

5天后,浙西行署为杜立特等5名飞行员备好车马及物品,一路护送至衢州,后辗转重庆,最后安全回到美国,杜立特也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和授勋。

“杜立特行动”及“营救杜立特”的新闻,被刊发在83年前的《民族日报》上,这份创刊于天目山下的报纸是浙西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为前线抗日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纸弹”。

“营救杜立特”在中美两国军民心中建立了深厚友谊,后来,参加这次行动的44名美国空军幸存者制作了一块“多谢”匾,并在上面联合签名。

站在“多谢”匾前,我驻足良久,思绪万千。走出展馆,望着天目山的绿水青山,想着山脚下村民正安居乐业,耳边响起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誓:“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斐帆 通讯员 杨杰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