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一早,学生高亦可提着一摞废纸来学校,交给老师后,由老师归置到校门旁的一处回收点,这里堆放着不少废纸箱、旧报纸……
这是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学生每周五的惯例:把一周收集的废纸带到学校的“废纸换图书”点,换成书后捐赠给乡村地区的小学,在当地建“崇文书院”图书室。
这件事,已经做了快20年。2006年,崇文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由于环保行动受挫,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一周后习伯伯就回信了。这封回信成了孩子们接续践行环保的动力源泉,如“废纸换图书”活动,从2007年开始,学生一共收集了28万公斤的废纸,建起了16座图书室。
六年级学生朴馨语算了算,自己每学期都会带100多公斤的废纸来学校。“每次爸爸妈妈拆快递,我总在边上默默等着,他们拆好后我就把纸箱压平、捆好、攒起来,已经养成习惯了。”朴馨语坦言,看到靠大家努力建起来的“崇文书院”图书室,心里很自豪,“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环保意识’变成了‘知识宝库’。”除了捐书,孩子们还在甘肃民勤捐种梭梭树,十几年下来,已捐种超过15000棵。
这股绿色浪潮也悄然改变着学生和家长的生活方式。不久前,高亦可来到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受当地生态建设的启发,他回来后便向少代会提出了一项环保提案;学生王喆澄的妈妈,主动来学校当起“废纸回收志愿者”,帮忙打包废纸箱、旧报纸等,她说:“孩子不仅发明了‘纸箱变身收纳盒’等环保妙招,还成了家里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现在我们出门都自带环保袋,连家中老人都学会了旧物改造!”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