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海归创业首选地,何以杭州?
发布时间:2025-09-17   都市快报

“到杭州去!”

今年开春时节,这句话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响起。

自2015年起,每年一届的“创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杭州吸引全球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今年3月,“创客天下·杭向未来 2025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拉开大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68个项目报名,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

近日,2025创客天下大赛完成复赛,2368个报名项目中近八成有意向在杭州落地。这一数字,再次印证了杭州对全球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杭州正在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奋斗目标加压奋进。无论是产业创新,还是发展转型,杭州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的支撑。

钱塘潮涌,创新奔流。这座千年古都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磅礴之力,打造全球人才“归谷”。而以“产业方向在哪儿,大赛赛道就在哪儿”为办赛理念的创客天下大赛,正“以赛搭桥”,引人才入杭。

杭州的湖山之间

镌刻着动人的海归报国故事

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这离1967年钱学森提出“航天”一词,已经过去58年。

从东方红一号划破天际到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多年来,中国航天人以不断探索和抵达的星辰大海,告慰钱老的航天梦。

钱学森,祖籍浙江省杭州市,1911年出生于上海,之后随父母居住于杭州。1935年,他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49年,钱学森筹划回国。当时,他已经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的主任。

当时的祖国,一穷二白,为何执意回国?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钱学森回答。

1955年,钱学森一家回到祖国,“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着的祖国,今后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1956年,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两年后,两弹结合试验成功……钱学森的毅然回国,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1970年4月,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他一生牵挂中国航天事业,把中国人送上太空,是他30年砥砺奋进的所愿所盼。

杭州,是钱学森的故乡。马市街方谷园2号的钱学森故居里,仍然保留着他的一些生活痕迹。

距钱学森故居6公里外的西湖边,一座林徽因的镂空雕像静静矗立,诉说着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的家国情怀。

192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首个建筑系。1946年,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林徽因承担了大量的计划和组织工作。2024年,林徽因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给她补上了一份建筑学学士学位证书,且点明,“她对全世界建筑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为何决意成为建筑师?

“西方引人注目的现代与古典建筑启发了我,使我渴望把这形式带回祖国。”林徽因回答。

林徽因出生于杭州蔡官巷,学成归国后,曾受邀回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她还和梁思成测绘了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集成了极为可贵的资料。

2006年,林徽因纪念碑落户花港观鱼公园,以纪念这位“杭州的女儿”。

杭州,曾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最忆”,也是苏东坡诗里的“浓淡相宜”,钱塘自古繁华,成就了“历史文化名城”这张金名片。新时代的杭州更加大气开放,吸引着海内外的优秀人才源源不断来到西子湖畔,在杭州的山水之间,注入了一股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磅礴力量。一颗颗创新报国的赤子之心,汇聚成一座生机盎然的创新活力之城。

西子湖畔

海内外人才用前沿科技改变世界

近日,贝达药业与控股子公司美国Xcovery共同开发的肺癌靶向药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artin O’Neill癌

症中心开出首张处方单,正式进入美国临床使用阶段。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主导ALK抑制剂在全球主要市场的商业化。

“这一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医药舞台上的影响力。”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说。

时间拨回到23年前。

2002年8月13日,丁列明带着“让中国患者用上中国人自己研发的抗癌药”的目标,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机场踏上了回国创业的行程。

彼时,中国在高科技创新药领域还较为匮乏,高端创新药市场几乎被跨国药企垄断。20多年后的今天,他带着团队研发出中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让无数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

在丁列明回国5年后,另外一位年轻人也从美国“飞”了回来。

祝铭明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毕业后,远赴加州伯克利国际计算机研究所攻读博士。2007年,祝铭明回国创办猛犸科技,主攻手机操作系统。当时,全球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型的早期阶段,时任苹果公司CEO的乔布斯刚刚发布第一代iPhone。

2010年,阿里战略收购猛犸科技。随着公司被收购,祝铭明也一同加入了阿里。2012年,他看到了谷歌推出的Google Glass,创业的热情再次被点燃。2014年,他从阿里辞职后,创办了杭州灵伴科技(Rokid)。

今年年初,一句“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让灵伴科技的AR眼镜火爆出圈。作为全球头部的AR眼镜公司,灵伴科技AR+AI产品已经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这些海归人才带来的创新项目,正在推动杭州形成人工智能创新“热带雨林”,大步迈向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70年前,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胸怀赤子之心毅然归国,用毕生所学报效祖国。而今,一批又一批海外英才跨越山海、汇聚杭州,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书写科技报国的壮阔篇章。

“近者悦,远者来”。杭州,这片涌动着创业激情与创新基因的热土,正以开放的胸怀、完善的生态、蓬勃的机遇,成为天下英才心向往之的梦想舞台、奋斗沃土。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更是一幅日益壮阔的画卷——始于报国初心,成于创新实践,迈向科技强国。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王青 通讯员 章思芬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