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圈粉”无数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开幕。这是十年一届的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参会。
这场大会,不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细致周到的会务服务与绿色低碳的办会理念,也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刘雨晴,此次是代表“生物圈保护区人才资助项目”受邀参会。她所在的项目主要是为保护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资金。
这两天,她参加了不少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动植物保护现状和成效相关的会议。在获益匪浅的同时,她还对大会的绿色环保赞誉有加。“基本没有一次性物品,推行无纸化,连接驳车都是电动的,还会通过碳项目平衡碳排放,达到零碳标准。”
除此以外,刘雨晴还着重夸了本次大会的筹备和服务工作。“来参会前,主办方已经跟我详细对接了参会的注意事项,工作专业高效、服务保障到位,充分展现了国际水准。”现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周到耐心也得到了她的认可。“各方面都非常好,我也很满意。”她竖起了大拇指。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工作人员尹玉柱,带着对湿地、城市生物多样性话题的高度关注参会。为了尽可能参与所有关注议题的会议,他从早到晚都排满了日程,穿梭于各个会场间。因此,一套方便的大会信息指引系统对他而言十分重要。
两天的行程下来,尹玉柱对大会的“自导式系统”赞不绝口。“我不需要问别人,基本上都能找到要去的地方。”这一看似简单的系统,实则是主办方对参会者需求的精准洞察,极大减少了参会者的时间成本,提升了参会效率。
尹玉柱坦言,十年一次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机会难得,便捷高效的参会体验,让他能更专注于会议内容本身,充分汲取行业经验。“给大会主办方和工作人员点赞。”
在大会的展览展示区,黄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展台前挤满了驻足参观的与会代表。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展现了黄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果。
黄山是全国唯一以风景名胜区名义加入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地,且拥有全国唯一专门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机构。黄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胡心亭告诉记者,从年初确定参会后,团队便开始着手准备文创产品,包括宣传折页、印有黄山代表性动植物图案的袋子、杯子,还有融入黄山元素与生物圈标识的飞盘、户外头巾等。
胡心亭表示,这些文创产品的顺利呈现,离不开主办方前期的支持与配合。双方就参会细节提前沟通,并有专人负责对接,确保了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对于现场服务工作,胡心亭同样很满意:“保障措施到位,让我们可以安心地与大家交流保护区的发展。”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