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虞荣仁
2010年10月26日 15:07:08 星期二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共同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高尚风范,更好地践行他的光辉思想。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小平同志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领导全国人民成功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同志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担任了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小平同志作为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和理论的奠基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这些思想和观点,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南。

邓小平同志正确界定了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范围。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及时对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他指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一科学界定,是我们党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宝贵财富,是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基石。在这些光辉思想的指引下,人民政协科学设置界别和内部机构,“囊括一切代表人物”,极大地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包容性和广泛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他还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这些论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小平同志的批示精神,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小平同志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他在继承毛泽东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思想的基础上,充实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并且强调“这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方针”。小平同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政党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它深刻揭示了政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的活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发展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小平同志把大团结、大联合的原则运用于和平统一祖国的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了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人民政协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新的使命和要求,充分发挥代表性广、包容性大的优势,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广泛做好海内外团结联谊工作,把一切积极力量都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凝聚到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

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了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他十分重视人民政协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指出:人民政协是“我们政治体制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他认为,要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在职能上有所规定和体现。在小平同志亲自主持下,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从此,民主监督同政治协商并列为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职能的确定,既是对政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理论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同志科学揭示了人民政协的发展趋势。他注重从国家长治久安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地位、前景问题。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指出:“统战工作固然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又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对于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小平同志寄予厚望,指出人民政协“前程远大,大有可为”,“一定能够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强国宏伟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82年修订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就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发展趋势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极大地调动了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热情,促进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活动的开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邓小平同志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力量源泉。在邓小平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杭州市政协在中共杭州市委的领导下,在继承中发展,在坚持中创新,在开拓中前进,工作领域越来越宽,作用发挥越来越大,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我们缅怀、纪念邓小平同志,就是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政协工作。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坚持用伟大理论指导政协实践。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政协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紧紧围绕我市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七大问题”,积极参政为民,出智出力。

我们缅怀、纪念邓小平同志,就是要自觉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要务。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人民政协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以杭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己任,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我市推进“五大战略”、落实“五大举措”,精心选择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反复进行论证,提出真知灼见,为杭州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率先发展献计出力。

我们缅怀、纪念邓小平同志,就是要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做好团结各界、凝聚力量的工作。围绕打造“平安杭州”、维护社会稳定,自觉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

我们缅怀、纪念邓小平同志,就是要不断提高履行政协职能的水平。我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学习,把握趋势,探索规律,开拓创新,在中共杭州市委的领导下,不断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水平,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邓小平同志生前曾多次来杭州,与杭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杭州人民深情地爱戴他,衷心地感谢他,永远地怀念他。伟人已逝,风范长存。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