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搭桥——记市政协委员、中国财税博物馆副馆长傅欣
2010年10月26日 15:07:06 星期二
刘晓伟

来到杭州吴山广场,拾阶而上,绕过喷水池,一座典雅、壮观、又具现代化风格的建筑呈现在眼前,这是一个会让很多游人感到新鲜的博物馆——中国财税博物馆。我们在副馆长傅欣的陪同下步入一个个雍容华贵、气派、高雅又不失古典气息的展厅。在“触摸”着传统文化遗存和现代经济脉搏的同时,也认识了一位同样传统和现代的女性,她便是傅欣。
已步入中年的她依然不失风韵,言谈间处处透露出精干和大气。她1978年进入杭州市财税局工作,在行政事业处分管市级机关的财政款项,一干就是20多年。她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她说:“我是为国家管钱的,要为国家把好关。”在繁忙的工作中她还抽出时间完成了学业,并读完了财经类硕士课程。1997年她担任了杭州市财政局社保处副处长。刚在新职位上任两年,一件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事情发生了。1999年财政部决定在杭州筹建中国财税博物馆。这是一家以财政和税收为题材的国家级大型博物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类博物馆。这项工程不仅受到中央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工程。选址在历史悠久,风景美丽,游人如织的吴山脚下。财政部党组决定由杭州市财政局局长担任博物馆筹建办主任,傅欣任副主任,负责具体事务。听到这个消息傅欣踌躇不决,丢下业务去搞基建这是她不愿意的,母亲和家里人也一致反对,但是想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最终傅欣还是服从安排,走马上任了。在主任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傅欣开始了筹建博物馆的第一步。从盖第一个图章开始,来回在北京和省市各个部门之间跑。直到在批文等材料上盖满100多个图章,工程终于在2001年6月正式开工了。要把确定的建设方案付诸实施,工作量是巨大的。而每一项工程都涉及巨额资金,从财税系统出来的傅欣深知责任重大,所以她一直牢记局领导对她的告诫,每项重大工程都由全国数家单位招投标,再由专家审核,领导批准,每一笔材料的采购她都要先拿到财税局审价中心去咨询价格,心里有“底数”后,第二天再去和包工头“讨价还价”,以至于一些包工头都以为她是这方面的行家,从而不敢小看这位“厉害”的女同志。在材料的选购上,傅欣同样一丝不苟,从门厅柱子、会议厅的地毯到客厅的沙发的样式,她都一样样反复比较审核,有的还亲自跑到实地看材料,对于自己的这种“现买现卖”和“斤斤计较”,傅欣说的很简单:“毕竟用的是国家的钱”。
一项投资上亿的工程,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无论是设计方案,基建工程,场馆装修,陈列布置,以及设施的配套,样样都必须达到一流水平。为了这个“一流”,傅欣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天都是一早赶到工地,晚上很晚才回到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她头戴安全帽始终坚持在现场指挥监管,她顶风冒雨声嘶力竭地喊叫,有时把嗓子都喊哑了。工地上夏天烈日当空,冬天风寒雨冷,到处杂乱泥泞,灰尘扑面,但安全和质量问题,工程进展问题处处揪着她的心,她把心全部扑在了工地上。直到现在,当她提起她母亲的去世,悲痛和愧疚之心仍不能释怀。去年春夏那段时间,正是开馆前的关键时期,当母亲病情恶化弥留之际,还一心盼望着挚爱的女儿能陪伴左右,但是身负的重任,繁忙的工程,使她脱不开身,没能实现母亲的最后心愿。当时儿子正当高考,她也同样没时间关心儿子的需求,没时间照顾儿子的起居,更没时间过问儿子的一日三餐,她说:“为了这座财税博物馆,其他一切都舍得,但这两件事让她抱憾终身。”
自然,这种“滋味”是苦乐参半的,按设计的方案要求,博物馆大门口要栽种两棵香樟树,为了找到满意的树形,并给国家节约钱财,她托人在各地寻购,最后在湖南找到了两棵满意的大樟树,并于2004年8月运抵杭州。时值酷暑,高温难耐,为了确保樟树的成活,载重几吨的卡车一路疾行,另配各一辆装着水罐的车不时给树浇水。大树运抵杭州时,久旱不雨的杭州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傅欣和博物馆筹建处的同志们都欣喜若狂,这可是种树的“天赐良机”啊。可对种树的人来说就苦了,傅欣冒着大雨指挥工人们栽种两棵大树,不顾浑身泥水和蚊虫叮咬,连续奋战,终于让两棵大树安然入土,这时已是当晚10点钟了,傅欣擦了一把脚上的泥水,掏出手机给馆长翁礼华发了一条短信:“树已种下,请放心。”随着这条消息在空中传播,傅欣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可没人知道就在这一天,她自己也在搬家,家人正焦急的等着她呢!
2004年11月9日,中国财税博物馆如期举行内部开馆仪式(该馆将于2005年5月正式开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首任财政部长薄一波同志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全馆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该馆致力于建设一个平台和三个中心,即一个融实体建筑和虚拟数字化为一体,面向社会各界和财税系统研究中心及大力宏扬财税文化,全面普及财税知识,广泛宣传国家财税政策,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服务。在开馆当天,中央和省市领导都来了,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却不见傅欣的人影,原来因忙于准备工作而彻夜未眠,在一个僻静的房间里睡着了。
工作着是辛苦的,工作着也是美丽的。傅欣觉的自从参加了博物馆的建设工程后,自己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公务员之间的交往比较温和,说话都是柔声细气的,现在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也会用大嗓门说话了,就连在家里也是如此。当然,更大的变化是她比过去更加老练更加成熟了,看着一座壮观的建筑从无到有,特别是想到世界上第一座财税博物馆与自己的付出相关时,傅欣心里不由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她笑着说:“我一生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它是可以留给子孙的——等我老了以后,孙辈们到这里来一定会提起她奶奶的。”
作为连续两届的市政协委员和市青联常委,市民建常委,傅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参加很多社会工作,也许是一直从事跟钱有关的工作(她现在兼任市财政局调研员),傅欣的参政议政更多的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例如有关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险,医疗费等社会保障问题,她曾为此提交了多项提案。
采访结束后,离开气势宏伟又典雅宁静的博物馆,我们来到热闹的延安南路上,回首望去,吴山天风的胜景在夕阳下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为了历史文化的留存和现代文明的传承,傅欣在这两者之间辛勤搭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历史写下了同样值得纪念的篇章。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