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历史星空(之四十四) |
2013年05月28日 13:59:14 星期二 |
曹诚英的烟霞洞之恋 1923年春天,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向北大请病假,南下杭州养病。胡适17年前第一次到杭州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年,他和上海中国公学的同学一起到杭州旅行,见到了美丽的西湖。这次17年后到杭州,33岁的胡适已是文化名人。 胡适刚到杭州时住在西湖边的新新旅馆,在杭州的老乡、朋友赶来看望他,陪他游玩。一天,胡适和北大校长蔡元培、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去龙井、九溪游玩,中途来到南高峰翁家岭南山腰的烟霞洞吃午饭,管理烟霞洞的居士金复三,烧得一手好素菜。烟霞洞是一个天然溶蚀而成的石灰岩溶洞,与石屋洞、水乐洞等并称“烟霞三洞”。烟霞洞的风景好、房屋干净、素菜可口,胡适很喜欢这个地方。在蔡元培、高梦旦的建议下,他6月9日就搬到烟霞洞,住了三个多月,10月4日离开。 胡适把在烟霞洞的三个月称为“神仙生活”,其中原因与一个叫曹诚英的女子有关。 曹诚英,字佩声,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旺川村一个富裕徽商人家。曹诚英是胡适三嫂同父异母的妹妹,比胡适小11岁。1917年,胡适回乡与旌德江村小脚闺秀江冬秀成亲,曹诚英是婚礼上四个伴娘之一。这是她与胡适的初次相识,在胡适的眼里,她是伴娘中最好看的一个。胡适称曹诚英为表妹,曹诚英称胡适为麇哥,因为胡适小名叫嗣麇。相识之后,他们通信交往,互有好感。 1919年,曹诚英嫁给胡适同村的胡冠英,她与胡冠英从小被父母指腹为婚,没有爱情基础。婚后,丈夫到杭州念书。不久,曹诚英也离家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婆婆对曹诚英不满,借口曹诚英结婚三年没有生育,让胡冠英纳了妾。1923年春天,曹诚英毅然与胡冠英离婚。 在曹诚英情绪低落之际,胡适因公务来到上海。胡适和江冬秀结婚后,对这桩婚姻不是很满意。 胡适到杭州看望了刚离婚的曹诚英,曹诚英和汪静之等陪他游玩了西湖。这次,胡适对温柔、妩媚的曹诚英有了别样的感觉,也许曹诚英的离婚使他感到了某种希望。临别去上海之前,他给曹诚英写了一首题为《西湖》的诗,诗看似写西湖:“轻雾笼着,月光照着,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不舍得匆匆就离别了。”曹诚英知道,这个“伊”指的不只是西湖。 胡适这一次到杭州时,曹诚英正好放暑假,就来烟霞洞照顾胡适。 在烟霞洞,他们度过了一段甜蜜、难忘的日子。胡适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9月13日下午,同曹诚英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花盛开,香气迎人。他们坐在一个亭子里喝茶,下象棋。 9月14日,同曹诚英到山上陟屺亭闲坐一天。胡适讲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 9月27日傍晚,胡适与曹诚英一起下山,住在湖滨旅馆。 …… 美好的日子转眼过去了,离开烟霞洞的前夜,胡适辗转难眠,写下这样的日记:“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 胡适与曹诚英的感情在烟霞洞迅速升温,多年前初见时朦胧的恋情在这里得到了明晰和发展。 胡适离开烟霞洞后,对曹诚英恋恋不舍。10月21日他们去游西溪,坐船到开化凉亭附近上岸,步行进花坞。曹诚英走不动了,他们到一个庵小坐吃茶…… 胡适在日记里说:”10月27日,曹诚英借曹洁甫先生家厨灶,做徽州菜请胡适、朱经农、志摩去吃饭……味道好极,大家都很痛快。”两天以后,胡适与曹诚英去平湖秋月,一起在风景如画的地方步行至孤山。 曹诚英在与胡适的这段缠绵热烈的恋情中怀了身孕。 胡适回北京后打算与江冬秀离婚。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就大吵大闹。有一次,胡适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时,她拿起一把菜刀对胡适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胡适被吓得不敢出声。聪明的江冬秀很明白胡适的弱点:胡适虽然深陷情网,但不是个决绝、刚烈的人,他爱名,爱面子,想保持他那圣人的形象。胡适遇到了真心相爱的恋人,却无法与她牵手,抱憾终生。在杭州分别后,曹诚英写信给胡适:“如你在空山月色中感受到了暂时的悲哀的寂寞;我却是永远的沉浸在寂寞的悲哀里!” 1925年,曹诚英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农艺系读书。1926年和1928年,胡适去南京,都与曹诚英见了面。1934年,曹诚英曾到北京看望胡适。 1934年秋,也许是想补偿情债,胡适推荐曹诚英赴美国自己曾就学的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读书。曹诚英经历情感变故之后,决心发奋读书,她在美国主修遗传育种,把遗传育种作为自己的硕士学位攻读方向。胡适写信给女友韦莲司,托她照顾曹诚英。胡适去美国,也看望过曹诚英。 1937年,曹诚英获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她同年回国后到安徽大学农学院任教授,成为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胡适出使美国。1938年初,曹诚英到成都的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任教授。她与胡适通信往来。 1939年,曹诚英在四川大学结识了一位姓曾的归国留学生,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曾某一位亲戚向江东秀了解曹诚英的情况,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提到曹诚英江冬秀仍然咬牙切齿,将胡适与曹诚英的往事全盘倒出,曾某听说后解除了与曹诚英的婚约。 曹诚英遭此打击,万念俱灰,上了峨嵋山要去当尼姑。连续遭受婚姻、恋爱的沉重打击,曹诚英仿佛生了一场大病,精力衰弱,身体消瘦,面容憔悴。她给在美国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写信,胡适得到书信后很着急,但只能望洋哀叹。 精神萎靡加上营养不良,曹诚英患了肺病。胡适在美国听到消息惊骇、懊悔,托人带来一封安慰信,捎上300美元资助曹诚英。曹诚英收到书信后,情绪逐渐稳定,化解了烦恼,不再想出家。后来她在哥哥曹诚克的劝说下改变主意,下了山。曹诚英对胡适痴情不改,一往情深。 1943年春,曹诚英到重庆北碚,到因抗日战争而搬迁到这里来的复旦大学农学院任教授。那年,曹诚英托人带给胡适三首词,其中的《虞美人》写得情真意切、凄美动人。胡适有过几次恋情,对曹诚英的印象很深,他的诗中有对她挥之不去的眷恋,他在《秘魔崖月夜》中说:“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解放前夕,胡适去美国前,在上海与曹诚英告别。1949年2月16日,亚东图书馆主办人汪孟邹在上海大新酒楼设宴欢送胡适,邀请了安徽同乡作陪。酒楼离亚东图书馆很近,胡适来得早,先到亚东图书馆楼上休息。他和同乡寒暄后,把汪孟邹的侄女汪协如叫到一边,轻声对她说:“请你给曹诚英打个电话,约她过来吃饭。”汪协如与曹诚英是同乡和好友,会意地一笑就走开了。曹诚英赶来后,一见胡适便关切地对他说:“麇哥,不要再跟蒋介石走了!”胡适正在写对联,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后来大家一起到酒楼用餐。曹诚英因为第二天有课,提前退席,与汪协如回到亚东图书馆。她拿出一个戒指、一点美元交给汪协如说:“麇哥没有钱,请你转交给他。”汪协如问:“这么点钱带到外国去,顶什么用?”曹诚英微微一笑,没回答就告辞走了。 散席后胡适来到亚东图书馆,汪协如把东西交给他并说明曹诚英的心意。胡适立即写了一封信,请汪协如转交曹诚英。后来汪协如把信转给了曹诚英。这是胡适与曹诚英的最后一次交往。 后来,受大洋阻隔,他们之间鸿雁断绝。曹诚英终身未嫁。1962年2月24日,71岁的胡适突发心脏病在台湾去世。过了近一年,曹诚英才得到消息,她表情平静,心中的波澜可想而知。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曹诚英因为与胡适的关系而受到冲击和审查,晚景凄惨。她从沈阳农学院退休以后,最终回到久别的故乡安徽绩溪。曹诚英难以忘怀在上庄村口杨林桥上与胡适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曹诚英曾在此与胡适相约,要在桥边安度晚年。1969年,杨林桥被洪水冲垮一墩,她出于对杨林桥的特殊感情和为家乡做点贡献的心愿,捐资修复杨林桥,绩溪的乡亲把她乐善好施的事迹刻在了桥上。 1973年1月16日,曹诚英在病痛中去世。曹诚英的骨灰被送回绩溪县旺川。遵照曹诚英的遗嘱,她被安葬在旺川村头公路旁一块背靠青山面向绿野的山坡上,那里是去胡适家乡的必经之路。她想胡适如果有朝一日回到家乡,一定会经过她的墓前,她希望能与胡适在此相逢。 |
来源: 作者: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