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马卫光在参加全国地方政协领导干部培训班分组研讨时作交流发言:更好发挥人民政协显著政治优势创新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4   杭州政协

近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全国地方政协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在北戴河举行。9月1日下午,市政协主席马卫光在参加培训班分组研讨时作了题为《更好发挥人民政协显著政治优势 创新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杭州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守正创新,深化实践,积极推进政协工作方式、机制、平台、手段的全面创新,着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政协特点的履职品牌,努力提升杭州政协工作辨识度和影响力,推动人民政协制度在杭州的实践更加生动、更具特色、更富实效。

加强党建引领

创新打造“同心同杭”党建品牌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党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完善政协党的组织体系,组建新一届专委会分党组和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建立9个专委会分党组和21个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构建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体系。推动各区县(市)政协全部建立机关党组,建立97个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和119个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机制,制定市政协系统党的组织架构图及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工作办法、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办法等制度。精心打造“同心同杭”党建工作品牌,深化“同心向党汇力量、同杭共建新天堂”品牌内涵,强化“举旗帜、聚人心,促履职、展形象”品牌功能。坚持每年召开全市政协党建工作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部署开展“党组强引领、支部筑堡垒、党员树旗帜”创建活动,选树发布40个基层党建精品案例、20个基层党建优秀案例,指导13个区县(市)政协融合地域特色和履职特点,打造“一区(县、市)一品牌、一镇(街)一阵地、一支部一亮点”品牌矩阵。经验做法在2023年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

践行协商民主

创新构建宽领域覆盖常态化运行的协商平台矩阵

坚持市、区县(市)两级政协联动,一体谋划部署、分层分类推进协商平台建设。打造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主平台,设置陈列展示区、协商议政区、学习交流区、互动体验区4个功能区域,嵌入式布置“请你来协商”、委员工作室、委员讲堂、求是书房等功能空间,依托实践中心建立“住杭全国政协委员联络站”,创设“名师名家讲座”和“杭州政协夜学堂”,创新“橙柿•阳台协商会”“智汇阳台”“融媒体协商”新模式,常年开展“委员进中心、履职为人民”“区县(市)政协活动周”“界别履职周”“百家协会进中心”等特色活动,连续两年与学习时报社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打造展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实践中心经验做法获得全国政协领导批示肯定,全国政协办公厅简报刊发,获评“2023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在区县(市)政协设立实践中心分中心和实践基地,并依托界别组和区县(市)政协联络组设立委员工作室,组织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开展协商议政、履职为民等工作。指导区县(市)政协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民生议事堂、乡村社区建立协商驿站,指导创设村落社区型、商圈楼宇型、产业园区型、行业基地型、专业街区型、特色小镇型和特定群体型等富有地域特色、多样有效的协商平台,纵向贯通市区两级政协、乡镇街道、乡村社区,横向拓展延伸到各行业、各界群众,构建了宽领域覆盖、实体化运行、多样化协商的平台体系。制定《关于深化提升政协基层协商平台建设的意见》和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协商驿站建设实施办法,对各类协商平台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履职成果运用机制等作出规定,规范化标准化推进协商平台建设,有力有效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

深化团结联谊

创新拓展港澳台侨交流和对外交往

发挥政协统一战线功能,加强与港澳台侨交流和对外交往,积极面向海内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创新开展港澳委员履职周,每年集中一周组织港澳委员和列席代表来杭开展视察调研、政策对接等活动,帮助港澳委员和列席代表知情明政,增进共识。每年组团赴港澳开展团结联谊活动,指导香港和澳门杭州政协之友联谊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深入联系走访港澳政协委员、爱港爱澳社团及代表人士。每年举办杭港澳发展交流会,由杭港澳三地每年轮流举办,围绕青年互联网创业、智慧旅游、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主题开展对话交流。创新开展“杭港澳青少年交流共创计划”,加强杭港澳青少年交流联谊,促进港澳青少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每年举办“杭州民营企业牵手‘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对接交流会,精心组织上合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在杭国际友人走进杭州高新企业”等活动,充分发挥杭州公共外交协会作用,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政协故事、杭州故事。

突出提质增效

创新提案办理协商“五全”工作机制

发挥提案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和独特作用,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创新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提案提交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三提升”。把质量作为提案工作生命线,聚焦“选题、提交、立项”链条,全流程加强引导、严格把关,打好“提质”组合拳。制定《关于加强提案办理协商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提案工作全流程引导、全覆盖督办、全方位协商、全过程参与、全周期办理的“五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提案办理重点督办、分类督办、联动督办、融合督办,创新提案成效委员评、专委会评、两办评“三评”模式,推进立案协商更加深入、提案办理更富实效。探索将立案提案按照专委会职能分为8 大类,由分管副主席牵头督办,相关专委会组织实施,全面开展提案督办,加强办前沟通、深化办中协商、改进办后反馈,通过数字平台对提案“提、立、办、督、评”五大环节实行闭环管理,推动提案办理由“部分督办”向“全面督办”、“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阶段参与”向“全程参与”、“一轮办理”向“持续办理”、“点式离散”向“链状闭环”转变。杭州提案工作经验做法被评为2022年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在全国提案工作座谈会和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强化主体作用

创新构建市政协委员下沉履职新模式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组建区县(市)政协联络组,打破界别、区域限制,结合委员意愿和区县(市)需求,将502名市政协委员编入13个联络组,下沉联系区县(市)政协,参加区县(市)政协履职活动,推动委员全员下沉、全域覆盖、常态履职。构建“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市政协专委会牵头+区县(市)政协主席召集+联络组负责活动”运行体系,组织实施协商履职活动。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委员所能”,建立“需求清单”(基层反映问题)、“资源清单”(委员专长和界别优势)、“项目清单”(协商议题和服务项目),研判制定联络组履职计划,提高履职针对性和精准性。联络组每季组织一次履职活动,邀请市政协委员列席区县(市)政协重要会议、专题协商会,参加区县(市)政协组织的视察调研、民主监督等活动。鼓励联络组根据履职需要和委员时间,灵活开展“微调研”“微协商”“微监督”。每次协商邀请基层部门、界别群众、行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与协商,把市级资源带到基层帮助推动问题解决。委员下沉履职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又实实在在帮助基层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有效克服了委员与基层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