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议事堂”里,多条意见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吸纳,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以委员为纽带,开展公益活动百余场,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协商平台;倾听民声、反映民情,开展“基层协商”20余次,“微协商”30余次……今年以来,余杭区百丈镇政协联络工委着力发挥政协委员工作室作用,以“微建议”解决民生大问题,助力百丈镇跑出“共富”加速度。
立足百丈发展实际,该委员工作室相继联系12名委员,17名文旅、农业等方面专家,开展了6次走访,调研了百丈美丽乡村建设、部分文旅项目和招商区块,共梳理了意见建议12条,其中,“结合百丈区域实际,推动养老送餐实现全覆盖”建议,在百丈打造养老送餐省级样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民生议事堂·数字经济进百丈”等专题协商活动上,委员们提出了“通过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腾出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承接未来科技城等平台溢出效应;通过科技赋能,加大竹产业转型力度”等意见建议,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吸纳协商意见,探索让乡村成为数字经济和绿色科技企业的拓展地,相继吸引未来科技城等平台外溢企业15家,预计每年可增加税收1000万元以上。
根据协商成果,百丈镇不断探索,通过开展村级尺度碳排放碳汇测算,预计每亩竹林约可以产生0.5吨碳汇。同时,与电力公司合作,打造全省首创的全域能源托管模式,预计全镇每年整体能耗降低 5—10%,减少设施维护费用300万元以上,该模式成功入选“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该委员工作室以忻皓委员为纽带,在溪口老街设立公益加油站,提供公益项目资源交流、整合、展示平台。截至目前,已入驻公益社会组织20家,统战人士公益工作室5家,累计开展公益活动100余场,募集公益资金5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100余人。
依托政协委员“自带的流量”,工作室招引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协商,通过开展低碳环保公益活动、文创和游学活动等助力百丈发展。由市政协委员郑芬兰召集成立织·竹同心荟,聚拢本地竹制品手工艺人和竹文创工作室,开展“竹与布的对话”论坛,成为百丈特色产业协商发展平台。
委员工作室有效串联了百丈镇民宿农家乐协会、百丈镇商会等民间组织,在中高端民宿集群发展、优质项目招引、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镇民宿农家乐协会会员超150家,住餐服务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吸引有意向优质招商引资洽谈项目6个;引导13家企业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持续开展慈善捐助、圆梦助学等活动7场。
通过百丈镇社情民意联系点,该委员工作室接待200多位群众,真实、客观、全面地倾听民声、征求民意、了解民需,共反映民情37件。
利用贴近基层的优势,工作室聚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等,深入调研视察,广泛收集民意,开展“基层协商”20余次,“微协商”30余次,汇总整理意见建议50条。
该委员工作室还积极组织委员面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引导委员开展法律援助咨询18次,科普教育活动9 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1件。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