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衿之志 绘履职答卷
共青团界别共有委员12名,平均年龄34岁,分别来自金融、建筑、文化、教育、社会工作等领域。2022年以来,共青团界别累计开展活动13场,大会发言1次,提交提案19篇,社情民意13条,共2名委员领衔了委员工作室。作为组长,如何让年轻委员成为政协中的一道青春风景线,我有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引领青年向上是我们的使命
“共青团”三个字赋予了我们界别不一样的属性,“青春心向党”是我们的底色。在加入共青团界别之前,可能大部分委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对青年的引领作用。所以我主动组织委员们观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和文扬委员、翁异静委员一起谈了体会,被 “浙江政协同心苑”专题报道。1万+的阅读量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也第一次感受到青春誓言的背后是沉甸甸的重要使命。此外我还联动黄冰男委员,共同组织了西湖区“喜迎二十大 Running向亚运”青春领跑打卡活动。黄冰男委员以“骑行党课”的方式,带领青年沿着革命先辈的道路重温党史。我带领红色跑步团,在跑步前开展主题宣讲,号召西湖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二、凝聚青年共识是我们的责任
我带领界别委员赴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西湖大学城、紫金港科技城走访调研,组织委员参加西湖国际人才周开幕式,与青年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鼓励委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倾听青年人才心声,将青年的需求融在各项建言献策中。我认为协商驿站也是凝聚青年共识的重要载体。我曾带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九溪村与九溪社区的协商驿站,并与村社的书记们进行了面对面交谈。同学们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辛劳与不易,纷纷表示希望能用青年之力为村社所面临的难题发声。更令我感动的是,同学们后续还自发组织了慰问和帮助九溪社区孤寡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协商驿站成为了青年大学生了解基层、服务民生的窗口。
三、促进青年发展是我们的担当
“青年”是共青团界别活动的关键词。为青年高质量发展鼓与呼,是界别所有委员的共识。比如通过调研与探讨,我们提出打造贴近青年人喜好的新潮伴手礼、快消茶饮品,以及邀请各国青年体验茶文化等建议,希望为推动西湖区茶产业年轻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思路。我们联合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开展西湖区青年社会组织座谈会,提出要打造西湖区青年社会组织品牌、成立西湖区青年社会组织联盟等。文扬委员领衔的“青春益企汇委员工作室”也进一步整合了西湖区青年社会组织的力量。委员们还积极参与“青春助力‘六六行动’志迎亚运@未来”——西湖区“3·5”学雷锋活动,在亚运青年V站帮助招募青年志愿者,并提出要合理规划亚运青年V站点位。在委员们的建议下,亚运青年V站选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17个站点已全部建设完毕。
接下来,共青团界别将继续增强履职效能,彰显履职作为,始终初心如磐跟党走,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引导广大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奋力谱写西湖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新篇章贡献共青团界别的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