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省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作为“千万工程”重要起源地,萧山梅林村的发展历程,是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创业史,生动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内涵。
今天,让我们跟着区政协委员、瓜沥镇党委副书记张婷,一起走进梅林村。
导览委员
区政协委员、瓜沥镇党委副书记张婷。
在梅林村,有一条从南到北的村道,名为“源起路”。
作为“千万工程”重要起源地,从2002年12月15日开始至今,梅林村二十年持之以恒,通过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实现美丽蝶变。
“诗意田园”的动人画卷
走进梅林村,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她超高的“颜值”。
红顶白墙的整齐民居、散发着稻香的农田、精心设计装扮的庭院,犹如一幅精致的田园画卷。
曾几何时,梅林村散落四处的工厂与村民住宅混杂分布,环境缺乏统筹规划,垃圾和污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解决生活污水随地倾倒问题,2014年,梅林村开展截污纳管改造,解决了生活污水污染的忧虑;由于“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电线埋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2021年,梅林村依托“强弱电上改下”项目,将电线统一埋入地下,打消了村民的隐忧,也让村庄环境更加整洁。
近年来,梅林村先后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村庄“颜值”大幅提升。
去年,在“协商驿站”的助力下,这里还发起了一场“围墙革命”,将农户庭院围墙“降高透绿”,如今,家家户户院中的花草树木透过围墙摇曳生姿。村民们纷纷感叹道:“拆了密不透风的围墙,邻居们心里的距离也更近了。”
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
两年前,梅林村依托“双碳大脑”启动了光伏发电项目,不少村民的斜顶洋房都安装了光伏板,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家中日常用电,富余的电量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走进梅林生态公园,人们会发现健身器材上居然也有光伏板,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记录健康数据。
近年来,梅林村把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推动“互联网+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招引现代农业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做好土地流转文章,建设数字观光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老旧厂房改造、村级可用空间招商、红色文旅研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租赁经济和物业服务经济,多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产业+乡村”共富新样板。
2022年,梅林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729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98%、518.8%,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村庄焕发新的生机。
数字乡村的美好生活
在源起路东面,一处现代简洁的白色建筑群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这就是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打造的“美好生活中心”,内设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电影院、展览馆、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超市等。
来到数字公交站,乘客可实时查看天气、车辆到站和公交路线等信息。
扫描“沥小二”二维码,便可快速了解村庄概况,以及停车位、公共厕所、主要景点、美食特产等信息。
若想晨练,走出家门就是智慧跑道,跑多远、消耗多少卡路里,智能设备都会自动记录,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户籍人口全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远程会诊、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现在我们不用出村子,就能享受到跟城里一样的现代化生活,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心!”说起这些年梅林村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浙江首批未来乡村试点、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首个村级电力低碳服务驿站、首个村级青少年宫分宫……今日梅林,风景更新。接下来,梅林村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让美丽生态不断转化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继续谱写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的“梅林答卷”。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