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我与人民政协 | 孙娟: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发布时间:2024-10-14   杭州政协

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萧山区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政协委员,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孙娟

作为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的本职工作是研究湘湖的历史文化。扎根本土,探究乡土,这对于历史专业科班出身的我来说,是喜欢、是深爱。所以,我也一直很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力推进湘湖学研究工作。自2013年入院以来,我先后完成了《湘湖诗韵》《寻味萧山》《湘湖百桥》等湘湖系列丛书的评审出版工作;围绕湘湖的保护与开发主题执笔的《湘湖的国际影响研究》《G20、亚运会背景下湘湖景区国际化开发策略研究》《湘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典籍中的湘湖文化及转化对策研究》等多个课题获区社科联优秀课题。

但是,有件事情让我感到很遗憾,那就是湘湖建成开放后,市民也好外界也好,都认为湘湖的文化底蕴不够。其实,湘湖并不缺历史文化,缺的是人们对它的了解,所以借助政协委员宣讲员的身份,我不断地深入机关、社区、学校宣讲湘湖文化。看到湘湖边很多老人对湘湖的桥很感兴趣,拍摄照片发布在朋友圈,但是总感觉少了点韵味,于是我就把湘湖一百多座桥的样式、构造到桥名、故事做进了课件里赴老年大学和社区讲给老同志们听,大家都纷纷惊叹湘湖不愧为桥梁博物院。单位出版了绘本《大越春秋》,我就带着绘本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湘湖越王城的故事,尤其是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到湘湖小学,串联了孩子们的歌舞、相声、课本剧,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台大型的关于湘湖越王城故事的节目,深受好评。在政协云厅·湘湖驿,我为委员们带去了《诗游湘湖》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作为政协宣讲团的成员,我每年的宣讲次数都在十场以上,受众达数千人。

一篇题为《杭州豪华酒店旁竟然有一座五百年的古墓 阴森恐怖 住店宾客毫无察觉》的文章让我陷入了沉思。文章讲的是湘湖森泊酒店附近未开发的明代魏骥墓,作者用这样的标题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湘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造提升。作为政协委员,我意识到仅仅宣讲是远远不够的,委员肩扛一份责任,要多做有心之人。随后,我撰写了《关于建设湘湖一览亭先照寺核心景区的调研报告》《湘湖宋韵文化基因解码与传承发展对策研究》《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把湘湖打造成国际名湖》等政协重点调研报告,此外还撰写递交了十几万字的关于湘湖保护开发的社情民意建议给区委区政府,建议大部分跟文化有关,其他也有与水质保护、景区出行相关的。

身为政协委员,我们要敢于“发光”,努力“发光”,坚持不懈,始终在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最终凝聚小微荧光,汇成万顷星河。由我执笔的《加快对越王城遗址保护与提升的建议》得到了区委书记和区长的批示肯定;反馈的关于湘湖的很多问题都是第一时间跟进解决。当然,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也明白,很多和文化相关的意见建议,是需要时间打磨、需要时机实现的。比如“览亭远眺”这个景观是湘湖石岩山顶一处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景观,2013年我刚到湘湖研究院工作时,发现山顶寺庙先照寺香火倒还可以,但完全没有宋代宝刹的风范,金刚塔是个危房,无法登顶远眺,寺庙西侧还有一个遮挡欣赏三江口视线的四层高的违章建筑,当时我就写了一个建议《重现一览亭“览亭远眺”风景》,建议拆除不必要的建筑,新建小规模文化展示馆。后又深度参与了政协调研组,深入考察一览亭先照寺,执笔了《关于建设湘湖一览亭先照寺核心景区的调研报告》,报告提出要突出“揽胜”的特色,把一览亭作为湘湖三期的重要景观来保护和修缮。现在,登上一览亭,不仅可以清楚地观赏到湘湖的整体风貌,也可以把三江口一览无遗。还有关于湘湖三期金西村拆迁时的近代银行家金润泉故居,我及时提出了《原址保护金润泉故居的建议》,建议中还有大量的建筑细节照片,最后金润泉故居得以保留,故居修复时也用到了我当时拍的很多照片。

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惊天动地,平凡微光,温暖人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投身到区政协的各项履职工作中去,每年的履职成果都在20件以上,大会发言、主席视察、协商议政、课题调研、民主监督……在一大堆履职工作中做的有滋有味。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