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由杭州市上城区政协联合区教育局、南星街道合力打造的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成立了!
这也是上城政协为孩子们准备的“六一”礼物~
此前,上城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确定“落实区域‘双减’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为年度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发现“双减”工作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课后服务资源的缺乏,无法满足孩子日益高涨的需求。
党政有所需,政协见行动。秉承“委员走出去,服务贴上去”理念,上城区政协文史研究会会长陈少华,区政协委员徐跃峰、徐志清联合区教育局、属地南星街道合力打造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通过开发与引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构建集空间环境、学习支持、智能技术、实践体验为一体的复合式、无边界、智慧型的学习空间,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宋韵,读懂文化,滋养内心,也为探索“双减”背景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企业联动为孩子提供优质课后服务提供政协智慧。
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成立仪式
召开协商会
5月27日上午,上城区政协召开“落实区域‘双减’工作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请你来协商·有事好商量”专题协商会暨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成立仪式,寻找“双减”下高质量推进课后服务的“最优解”。
协商会上,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主任陆峰代表课题组简要汇报了前期调研情况,并提出“五个力”的建议,即深化观念更新,激发改革发展内驱力;加强统筹联动,汇聚家校政社协同力;优化服务保障,增强教师发展支撑力;探索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服务精准力;强化宣传引导,扩大科学育才影响力。政协委员,社区、教师、家长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互动交流、献计献策,合力按下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周建卫委员
建议要为教师多提供跨界学习机会,不断开拓眼界,使教师的培训与社会发展匹配,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俞富根委员
建议通过各方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提升,促进五育并举。
余毅委员
建议开放社会体育场馆为学校所用,方便学生开展校外体育锻炼。同时倡导“健康第一”理念,营造“运动时尚”风气,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浓厚体育文化氛围。
张智利委员
建议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每周家庭日等渠道,用具体可感、有说服力的案例引导社会、家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降低家长的焦虑感。
王林慧委员
从数字化支撑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架构区域课后托管数字化支持系统;二是打造区域课后托管数字化精品课程;三是优化课后托管平台的定制化功能升级。
郭简委员
从加强教师保障方面提出建议:优化教师幼托服务供给,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统筹部门资源,加强教师之间的联谊,解决教师个人婚恋、生育等问题。
薛晓萍
杨柳郡社区代表
以杨柳郡自身为例,号召全区200多个社区立足自身特点,努力挖掘社区资源,为孩子们提供科学性、实践性相结合的优质课后服务。
郭卫
家长代表
希望打造的“皇城根·优秀传统文化山南学研基地”能以系列课程活动,让同学们更透彻地理解书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宋韵文化,同时也希望能面向家长开放,特别是对于新杭州人家长,让他们对杭州有更深的归属感,有更强的幸福感。
市政府“双减专班”具体负责人、杭州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熊群峰高度肯定上城“双减”工作实践,并表示上城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过程中,注重创新、注重实践、注重学生、注重校园,走出了具有上城特色的案例,“双减”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区委常委毛素云表示委员们的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干货满满,很受启发。对下一步工作,毛素云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大保障的力度,推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解决;二是加大统筹的广度,加强校内校外联动、跨界联动,把社会资源很好地链接到教育上;三是加大品质的精度,聚焦学校,聚焦课堂,聚焦学生,打造品质教育。
区政协主席黄爱芳作最后小结,她指出:本次协商活动是一场选题准,言值高的课后服务“研讨班”、这是一场形式新,参与广的美好教育“分享会”、这是一堂齐参与、共履职的助力“双减”“体验课”,并表示区政协将继续关心支持“双减”工作,坚持双向发力,做好宣传文章,合力擦亮上城“美好教育”金名片。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