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民政协报:广泛覆盖的党群服务网格让新就业群体转角遇到“爱”
发布时间:2022-07-08   人民政协报

在杭州开了三年专车的路师傅最怕的莫过于开车过程中遇到充电难、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但去年以来“路师傅”们惊喜地发现,以往的出租车管理服务中心已升级成为网约车驾驶员综合服务场所。司机们能进入站点歇歇脚,享受无线网络、手机充电器等设施。像这样的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如今在杭州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常见。

“这就是我们的‘加油站’,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宝、雨伞等一应俱全。”结束一天的奔波,快递员小周来到浙江永康市金水湾小区门口的红色驿站,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一边给即将电量见底的手机充上了电,自从金水湾小区“金华有爱·红色驿站”建立以来,他就成为这里的常客。

在宁波甬爱e家的“甬爱乐学角”,快递小哥陈师傅在跑单的间隙一边为手机充电,在站点里搜寻最近的核酸采样点,一边看着沉浸学习的孩子,享受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阅读提升的亲子时光,觉得能够参与孩子的成长时光,真的很幸福!……

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碰上电动车没电没气,则可换电池、充气,在浙江,一个个针对工作在“云”上、奔波在路上新就业群体转角遇上“爱”的温暖场景随处可见。聚焦对新就业群体的团结凝聚和关心关爱,浙江省充分整合党建共建服务资源,指导各地各单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就餐、疫苗核酸、车辆修补等多跨场景一体的人性化、暖心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站点)已达7283个,2021年以来已累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23万人次。

发挥联心联动

凝聚越来越多“流动的党员”

忙碌的新就业群体成为了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变成了城市中一道最鲜活的风景,新就业群体约90%是外来人员,他们在辛苦忙碌服务千万家的同时,也渴望着被认同,有归属,在服务的这个城市留有自己一缕温暖的身影。

2022年1月28日,义乌市稠江街道党工委在松门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T3网约车流动党支部授牌仪式,110余名流动党员从此能正常过上“离土离乡不离党”的组织生活。有着20年党龄、来自广东的司机师傅林海涛难掩心中激动,“这个党支部,就是我们在义乌的家!”

通过不断联系、联心、联动的工作法,浙江各地正吸引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实时联系。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鼓励新就业群体党员亮明身份,就近就便参与学习活动,建立健全行业党委。

杭州市去年出台《全市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指引》鼓励各级留存党费予以资金补助,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场地进行功能完善提升,打造覆盖全市的综合服务矩阵。在基础服务之外,各地站点还为“小哥”们提供了更多的延伸服务。如杭州富阳区东洲街道以4个新业态群体综合服务站点为圆心,梳理辖区内16个快递集中投放点并张贴就近服务站点引导牌,并将服务站点地图嵌入“二维码”,让“小哥”能够更快、更准确、更便捷享受站点服务。

在为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各地帮助他们加快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越来越多的党员小哥前往他们所服务的街道、社区或者服务站点报到备案、参加组织生活,并加入社区网格员队伍。

来杭州十多年的圆通快递党员小哥薛兴科感触颇深,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打工的,现在组织生活和其他保障都有人管,杭州终于成了第二故乡。薛兴科很想为第二故乡做点贡献!

做实关心关爱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在浙江,与薛兴科有相同感受的小哥还有很多。在宁波江北文教街道的核酸检测点,总会出现一名特别的秩序维护员,这位来自福建三明的达达快递骑手李金明从知道“甬爱e家”到成为常客,最让他心动的是“家”的感觉。

经过深入调研推出的江北关爱新就业群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搭载在“甬爱e家”,让小哥们的“关键小事”一件件迎刃而解。在有诉求,清单化地提供服务过程中,“甬爱e家”越来越被小哥们认同。江北区委组织部还联合区司法部门和律师行业协会、辖区街道镇的矛盾调解中心等机构的专业力量,针对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劳务纠纷和法律问题,开展日常普法教育和法律咨询,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保障和法律援助服务。今年初,宁波市首个小哥关爱基金成立,用于新就业群体见义勇为、志愿奉献的奖励激励,以及家庭成员的困难救助。

当看到“甬爱e家”服务群里招募志愿者后,李金明主动报名了。“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顶着烈日,其实很不容易,但我感觉很有意义。”李金明告诉记者。

如今,宁波江北正逐步形成“快递物流党建+”红色公益服务品牌,推动党员骑手亮身份,开展如为腿脚不便老人随手丢垃圾、免费取送餐和带货服务等公益活动,在“甬爱E家”红火的背后,是宁波把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延展到城市“神经末梢”、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深层考量。

而在金华市则集成17个部门政策红利,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关心关爱十条意见,35条举措系统提供政治吸纳、助困就业、权益维护、关爱慰问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出台《外卖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意见》,将3.85万名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在线系统,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印发《关心关爱“快递小哥”十条意见》后,通过实施“双问、双亮、双比、双评”等十大行动,持续开展争创“先锋骑兵”和寻找“最美快递员”等活动,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小哥们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越来越强。

浙江各地继续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三位一体,从解决“急难愁盼”入手,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着力构建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通过关心关爱,小哥积极性调动起来了,2021年以来,在永康市江南街道金胜社区的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积极从社区“暖蜂夜校”微信群汲取新能量。该社区工作人员、站点负责人担任了“小哥”联络员,统筹行业党委和社区资源力量,以“线上+线下”、分散+集中的形式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助力新就业群体“红色成长”。截至目前,“暖蜂夜校”线上线下受众群众600多人次,共有6名新就业群体向社区提交了入党申请。

在杭州,通过“社会服务小哥、小哥反哺社会”双向服务,让“新群体”变成“熟面孔”、充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共同体”,先后涌现出送餐途中灭火的陈忠强、多年帮扶残疾客户就餐的叶阳辉、勇救坠楼幼儿的王军等一大批正能量小哥,还有不少优秀小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段时间有8名小哥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46名小哥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各地都涌动着小哥积极融入社区基层治理的美丽身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地各级党组织注重党建引领、组织发动,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优势,激发内生动力,使他们成为了“疫”时担当、常态服务的“硬核力量”。

如今,“杭州让我变得更优秀、我也想一起建设更美好的杭州”成为不少小哥的共识,“实践证明,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做实关爱举措,极大提升了党对新就业群体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带动了一大批小哥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杭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虞文娟表示。

据了解,浙江还开发上线“先锋小哥”码,将平台(站点)基本信息上云,实现全省7283个服务阵地“一网集成、一键智选”,让新就业群体“一机在手、服务全有”,受到广泛欢迎。目前,“先锋小哥”已有6753名新就业群体党员注册使用,下步将向全部新就业群体推广。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记者 李宏 鲍蔓华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