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委员说丨吴正:将全城体育场馆信息纳入同一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发布时间:2022-07-28   杭州政协网

截至7月中旬,杭州已有54个竞赛场馆实现局部开放或全面开放。高颜值、高标准的亚运场馆令前来体验的市民纷纷点赞,你打卡过多少?

亚运场馆的惠民开放,将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也为杭州亚运会赛事举办和赛后利用积累经验。如何更好对亚运场馆进行利用?听听市政协委员怎么说。

将全城场馆信息纳入同一数字化平台

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市政协委员 吴正

从赛事场馆的功能上来说,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赛、训、健、娱。根据这四大功能,我们对不同场馆的利用上要有一些区别对待,“一场一策、一馆一策”,比如足球馆,它可能更具有通用性,但一些专业性场馆,今后的使用可能更多的是做一些其他的改建。

如何能充分利用场馆,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我觉得首先市民要转变观念,丰富运动形式。马术运动,虽然在国内大家感觉是冷门运动,但在发达国家城市中还是蛮常见的,现在我们老百姓越来越富裕了,运动形式能不能更丰富点,更国际化?除了跑步以外,应该多多推广发展赛马运动、水上运动等,并且将这些运动打造成我们的地区特色,甚至区域性的亮点。有些个性运动可以像高尔夫运动一样,通过俱乐部的参与,提高这些小众场馆活跃度,激发个性运动活力,否则单独的场馆在那里,是没有生命力的。

其次,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运营。很多场馆有其特殊性,完全按照单馆各自运营,会“冷热不均”,比如有的场馆离城区近,运营得很好,可以很快收回投资,但有些场馆比较远,暂时周边区域还不发达,收支平衡难。所以政府一定要牵头主导,在运维资金上,补贴一些冷门馆,做到相对平衡。

要引导多方参与,以学校为例,目前有好些学校里就有很多俱乐部的,如赛艇俱乐部、击剑俱乐部等,但他们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我觉得要引导支持学校可以跟各个场馆对接,鼓励运动场馆与就近学校合建运动俱乐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好的运动场地,还能进一步扩大运动场馆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第三,建议将全市运动场馆信息整合到同一个APP上,并增加预约平台接口。一方面,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浙里办”APP上可以预约场馆,能否增加预约渠道,在一些大家常用的运动类的APP、生活服务类的APP上也增加一个预约入口,进一步扩大受众面。另一个方面,我觉得亚运会是短期的,但全民运动是长期的,要打造运动之城,不仅仅要靠这些亚运场馆,还要靠全城各个节点的运动场馆,现在既然研发上线了亚运场馆APP,能不能借此机会,整合资源,将所有的社区运动场馆信息也链接到APP上,让老百姓打开APP,就能预定家门口的场馆,这样的话,整个运动氛围有了,运动的便捷性也可以大大提高。还要注重行业联动,结合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将更多的资源可以和这个APP整合延伸。

此外,能不能以政府为主导,推出一个年卡制,杭州所有的运动场馆可以通用,类似公园年卡,这样对于运营方来说,可以通过预付费确保基础运营成本,对于市民来说,有政府背书保障,也不担心充值资金安全,并且政府普惠的价格保障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家运动的积极性。

来源:杭州政协网    作者:文/吴正 图/杭州网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