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在富阳,有这样一个社区,通过运用协商议事这把金钥匙,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实现了融合型社区的群众自治,还因此登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这一全国中小学教材——这便是富春街道后周社区。
后周社区是2019年重新划分设立的。辖区内出租房多,8000余名住户中本地居民仅1300余人。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导致社区治理难点颇多。如何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租客”成为“主人”,将社区当成真正的“家”来经营?区政协委员、后周社区党总支书记俞幼平想到了“协商”这一法宝。
“社区里的事情涉及每一个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我从事社区工作十多年,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让群众真正发声、化解各方矛盾的方式。在共建单位——区政协办的指导下,我们从2019年开始启用居民议事厅,通过协商民主解决居民家门口的烦心事。实践证明,这个百姓自己的议事厅,确实管用。”俞幼平说。
居民议事厅是在后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以民主促民生的群众性议事组织,成立的初衷便是为了解决社区难点、热点民生问题。议事厅承担了建言献策、辅助决策和监督评议的职责。在这里,居民可以把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都摊到“桌面”上来讲,协商讨论相关议题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建议。议事厅对议事大会通过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议事会“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行而有果”。
戴家墩路“马路停车场”、后周社区外卖店阳光厨房整治、背街小巷整治、小餐饮店定制厨余垃圾清运专线……三年多来,后周社区通过协商让众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解决了一大批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社区治理逐渐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社区居民由“遇事发牢骚”向“议事求共识”转变,协商文化在社区蔚然成风。
俞幼平说:“在居民议事厅,群众有充分的话语权。一方面他们得到了尊重,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做的决定更能起到约束作用,效果更好。同时,作为社区的‘管家’,社区两委也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这样百姓心里有底,社区工作者心里也有底。”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俞幼平表示,将持续用好基层协商民主这把金钥匙,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让社区成为居民最安心、最放心的港湾,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实。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