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的一些外贸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出口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这些措施犹如雪中送炭,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
内外一体拓展消费新空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这么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外贸企业增加国内销售提供了底气。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内销与出口市场一体化统筹发展,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外贸企业转为内销的意愿较为强烈,产品质量也过硬,但往往缺乏销售渠道,有的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对此,这需要全社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在这方面,一些电商平台、大型企业已经拿出了初步的措施。例如,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又如,华润万家等超市为优质外贸企业转内销开通了“直通车”,让这些外贸企业的产品可以迅速上架与消费者见面。各地也开展了相关的经贸活动,帮助出口行业开拓国内市场。
出口产品转为内销,也有助于国内消费提质升级。近年来,国内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质量产品。外贸企业将产品用于内销,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有助于激发更多消费潜能。最近一两年,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措施,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妨继续沿用,进一步帮助外贸企业扩展国内市场,也让更多消费者获得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体验。
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外贸企业需要主动作为,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也要拿出有实效的措施,对外贸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更好地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社会都要积极出一把力,拓展内外一体的消费新空间,通过消费升级来推动产业升级。从这个角度看,推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不是短期策略,而应当是长期方向,超14亿人的大市场将会是更广阔的天空。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