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做好免门票这道“加分题”
发布时间:2025-04-15   杭州日报

清明节前后,多地景区票价减免政策引发持续关注——河南洛邑古城清明节前便宣布停止现场售票,免费开放;四川宜宾的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景区也宣布,自3月20日至4月30日,游客凭电影《哪吒2》购票信息可免门票;在被商户吐槽“不赚钱”后,江苏苏州周庄古镇也决定景区工作日票价实施5折优惠,且游客购买一次古镇景区原价门票并实名登记后,即可无限次免费入园。

一直以来,提到免门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杭州西湖多年前以免费开放模式,推动城市文旅业大繁荣大发展。近年来,尤其在疫情期间,各地纷纷采取免门票方式拉动人气流量,取得较好效果。门票是旅游消费的第一道门槛,景区减免门票,本质上是在打破过去“靠门票吃饭”的老路子。

当然了,大账小账人人会算,又未必人人能做到、做对。这一轮免门票的景区,为什么更多集中于古城、古镇?不难看到,当下古城、古镇景区遍地开花,同质化竞争之下,如果仍然死守一张门票,那么,这挡住的不仅仅是游客的脚步,更是景区内商家的生意。

总体看,面对当下旅游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各地纷纷选择以免门票推动“开门迎客”,这让大家看到了开放姿态,也看到了大势所趋——越早免门票越主动,从而做到早受益、早占先机。例如徽州古城景区,几年前就已取消游客进出门票。今年清明节期间,笔者和家人一道来到这儿开启“自由逛”模式,所到之处,吃住行购游内容丰富,人气分外旺盛。而周庄在实行上述减免门票活动后,景区内商家也反映,从过去的“三天没有生意”到“终于有了生意”。当然也并非一免就灵,现在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元,这对景区自身吸引力和服务质量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留不住“回头客”,长此以往,优惠政策的市场效力同样会被逐渐消解。

总而言之,免门票是道“加分题”,如何做好做活?免门票仅仅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不断擦亮自身特色、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服务供给,打造让消费者愿意消费、敢于消费的良好环境,主动迎接新一轮市场机遇和挑战,不断推动从“一次性买卖”转向“细水长流”,真正实现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服务经济的华丽转身。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