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台风“竹节草”一路向北 今天可能登陆浙苏沿海
发布时间:2025-07-30   每日商报

台风来临前,昨天傍晚,西湖上空出现了瑰丽的晚霞,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记者 项凯 摄影报道

雨区重叠、山洪风险高、风雨潮洪叠加 水利部门打响防台硬仗

“竹节草”来者不善,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风险较量的防台硬仗已经打响。

昨天15时,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昨天15时30分,浙江省水利厅提升水旱灾害防御(防台)应急响应至Ⅲ级(三级),并要求各地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突出抓好水利工程调度、山洪灾害预警、防汛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本次防台工作为啥难度大?省水利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是受雨区重叠、山洪风险高、风雨潮洪叠加这三大因素的影响。

具体来看,7月6日以来受持续偏东气流和多个台风影响,我省多地累计雨量较历史同期显著偏多,部分水库河网水位较高,防洪排涝压力大。集中强降雨导致山区土壤水分已饱和,承受额外降雨的能力较弱,易引发小流域山洪,防御难度大。

除此以外,台风“竹节草”可能在浙江沿海登陆,导致杭嘉湖东部平原、钱塘江河口和甬江等流域遭遇风雨潮洪叠加冲击,病险海塘和非标准海塘防潮压力较大。

目前,杭州闲林水库、四岭水库、水涛庄水库已开展小流量预泄,同时水利部门密切关注运河水位,适时准备开启三堡、八堡排水泵站。

台风主要影响地区已经组织乡镇、村全面排查小流域山洪风险隐患,逐个排查跨沟路基、沟道淤堵、阻水桥涵、堰坝等重点区域,消除死角、扫除盲区。此外,及时清理阻水障碍物,确保村沟小河行洪通道畅通。

电力巡检、城管排查、铁路停运…… 闻“风”而动 杭州多部门筑牢抗台“防线”

台风“竹节草”来势汹汹,面临强风暴雨考验,杭州各部门严阵以待,多措并举筑牢防汛抗台防线。

220千伏青云变电站内,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开展防台风特巡工作。作为临安电网的重要枢纽,青云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区数十万居民的用电安全。

只见两名运维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检查主变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架无人机在站内高空盘旋,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方位立体巡检。

据悉,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制定防御方案,特别加强对天目山东关、西关等重点山区的巡检力度。运维人员采用“无人机+人工”的立体巡检模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的配电线路开展特巡,并对薄弱杆塔进行加固处理。

当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该公司对天目山、大明山等地的民宿、农家乐开展“拉网式”用电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线路敷设以及应急电源配置情况。同时推行电力抢修驿站模式,人员、车辆、抢修物资提前进驻电力抢修驿站,配网故障就地、就近处置,切实提升抢修效率。

面对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杭州市城管部门于昨天18时30分,将城管系统防汛防台应急响应由Ⅳ提升至Ⅲ级。利用台风登陆前的宝贵时间窗口,争分夺秒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对九溪、进龙河、梦溪街等30处易涝点、65座隧道和 93座下穿道落实“一点一方案”动态管控,并对重点隧道、下穿道路等安装封道杆、水位警戒标线、(人工)水尺及对应监控。昨天累计出动巡查、抢险人员1987人次,各类巡查、作业车辆314车次。

各类应急物资储备也已“待命”,随时准备出动。截至昨日19时,城管部门已对排水泵、防汛挡板、发电设备、防汛沙袋、支撑杆、应急灯等关键物资和设备进行全面清点、检查和补充。前置大功率泵车45台、各类应急水泵390台等设备已分散至各应急仓库和点位,确保出现积水等情况第一时间就近调配处置。

此外,受台风影响的,还有铁路部门。昨天,记者从杭州铁路获悉,受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影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出行安全,铁路部门计划对今天(7月30日)萧甬线T325、K165、K211次等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变化,根据风速雨量和灾害影响程度等实际,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保障旅客安全出行需要。具体列车开行信息,请关注车站公告或致电铁路12306客服热线查询,以便妥善安排行程。

值得一提的是,凡购买相关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自列车停运信息公布时起至车票乘车日期后30日以内在12306网站(含手机App)办理退票手续,或持购票时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车站退票(已打印报销凭证的请将凭证交予车站窗口工作人员),以上均不收取退票费。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振琪 骆静怡 严佳炜 葛真 顾帅辰 通讯员 傅云潇 王少华 吕伟 夏颖兰    编辑:李佳萌

政协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