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景芳五区一把火 带走了一个极度节省的杭州独居老人 |
2016年12月12日 08:37:53 星期一 |
到公共厕所接自来水,外面捡来木材烧煤炉 昨天一先生来电:早上6点多,景区五区×幢1单元402室发生火灾。起火原因好像是402室的孤寡老人因为喜欢用煤炉烧饭,在楼道堆了很多柴火。邻居发现后都纷纷帮助灭火,但可惜,最后老人还是没救回来…… 冯大伯遭遇不幸后,他留下的木材装满了一辆三轮车。 据了解,在昨天的火灾中不幸丧生的孤寡老人姓冯,86岁,老杭州人。 隔壁401室的蒋大妈说,他们和冯大伯做了20年的邻居,一直住在这个小区,平时关系蛮好。 昨天,也正是蒋大妈的爱人周大伯最早发现火情。 上午10点多,蒋大妈一瘸一拐准备去派出所做笔录。去之前,她跟我简单说了事情经过: “早上6点,我老头起来上厕所,发现隔壁冒烟。打开房门一看,不得了,老冯家着火了!老头子赶紧打119,又叫醒我,我看见火从屋里烧到了门外,烟很浓很呛!我们先用4楼的灭火器灭火,灭不了,又用脸盆接水,接了20多盆,还是灭不了,火太大了!” 楼上邻居后来告诉我,401的蒋大妈夫妇都已70多岁,她自己走路还一瘸一拐的,但他们一直在4楼坚持救火,就是想把大伯救出来。然而火势太大了,他们怎么都进不去…… 居民们积极救火并自救 事后1单元20户人家被安置到附近酒店 景湖社区沈书记和消防队同时到达火灾现场,她说,邻居们发现火情后,都积极参与了救火与自救。 “401室的老夫妻最先救火,一直在坚持;5楼有个退休老人,从楼上接水倒下去;3楼、5楼上上下下忙个不停;单元里其他住户纷纷逃了下来,7楼有个女住户,一手拿着现金、身份证,一手拿着一块湿毛巾捂着口鼻,逃下了楼。” 住附近居民楼的付大妈说:“当时我看到一个3楼逃下来的大妈站在那里,身上只穿着很薄的衣服。原来着火时她还在睡觉,来不及穿厚衣服就往外逃命,袜子也没穿。我跑回家里,拿了一套里面有毛的衣服给她穿上,怕她感冒!” 居民们说,消防来的时候还有大火,7点左右,消防队员奋力把火扑灭。 ×幢1单元共有21户人家,事后,景湖社区将他们安置在附近的酒店休息。 社区沈书记说:“想回来住的,今天就可以回来,想住酒店的也可以继续住。” 去公共厕所接自来水,捡木材烧煤炉 说起冯大伯的极度节俭,邻居们唏嘘不已 上午9点多,殡葬车赶到,带走了冯大伯。 中午,一群居民聚集在1单元楼下,有人望着楼上的火灾现场唏嘘不已。 邻居们说,冯大伯退休前是浙江麻纺厂的修理工,没结过婚,是个独居老人,平时身体还可以。他有一个养女(也有的说是侄女),偶尔会来看望他。 大伯平时很节省,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电视机,但为了省电,全年几乎不用。 “电视他从来不看的,他用盖布罩起来,只听收音机。”一位白发苍苍的大伯说。 一位邻居曾到过冯大伯家里,说他家一室一厅,三十多平方米,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只留着一条过道能通行。 看点其他新闻: 火灾后,从冯大伯三十多平方米的家中清理出各种杂物。 因为杂物实在多,昨天两位清洁工人上上下下十多趟,还是没能将402室清理干净。一楼单元门前堆满了从房间清出来的各种东西,其中有一些劈好的木材…… 邻居们说,冯大伯平时几乎不用电、不用煤气,烧饭也用的是木材。他出门后,经常会捡很多木材回来,家里烧开水做饭,都是用煤炉烧。 不少邻居记得这样的场景:冯大伯佝偻着背,在门口的过道点燃一根木材…… “他一烧火,上面就烟雾腾腾的。有一天,我劝他不要在过道里烧了,他答应在过道引燃后,再把炉子拎回房间里去。”住3楼的一位大伯说。 也有邻居说,灭火器是社区专门放在4楼的,社区了解冯大伯平时烧煤炉的情况,在这里放灭火器是想防患于未然。 在用水方面,冯大伯的节省更让人印象深刻。 一位抽中华烟的老人说,冯大伯家里的自来水基本不大用。“他喝的水基本上是从公共厕所里接的,每天去厕所兜一点;他洗衣服,也是在旁边公园的池塘洗的,衣服铺开后,再用板刷、肥皂洗。” 人们经常看到,早晨6点不到,冯大伯就独自出门,身穿打补丁的衣服,拎一个有破洞的袋子,慢悠悠走向公交车站。 在众人眼里,冯大伯其实经济条件不错:每月退休工资4000多,存款据说也有好几十万。一位大妈讲:“他原先给人带路,20元一次;他还炒股,据说赚了钱的。” “有七八十万在炒!”旁边一位大伯搭话,他说,这是冯大伯在老年活动室打麻将时告诉自己的。 但我从邻居们的描述中,感到了冯大伯的孤单。 中午11点20分,一辆三轮车带走了冯大伯留下的所有木材。 这些木材将运向哪里?“垃圾站。现在,肯定没人要再烧柴火了。”蹬三轮车的师傅说。 冯大伯的一条短裤还晾在楼道外。 “那是老冯的衣服啊!”有位大妈叫了一声,指着4楼楼道外挂着的一条蓝色男式短裤说。只见冷风中,那条短裤兀自飘摇,冷清清。 看点其他新闻: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罗传达 文/摄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