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拍下乾隆玉玺后 温州商人未付款失联?
2017年01月03日 07:28:19 星期二

当事人杜圣博回应:

资金完全没有问题

昨天,面对外界质疑,杜圣博回应说,他一直在北京正常开门做生意,并且和拍卖行保持联系,资金完全没有问题。

他说:“失联”谣言是有人想借此炒作,推广其网络平台。“稍微懂点的人,都应该知道支付的时间和流程。1.6亿元巨款,想短时间从国内转出去是不可能的,我正在从世界各地的公司调集资金。”

杜圣博说,他根本没必要失联,拍卖时交了5万欧元保证金,就算不付款,按照行规也只是没收保证金。

“失联”事件后,杜圣博接到很多电话。“温州商会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困难,他们可以帮忙凑钱。他们说这已不是我个人的事,关系到温州人的颜面。”杜圣博说,他都拒绝了。

正因为这个谣言,法国的拍卖行把原本3个月的付款期限缩短到1个月,最后付款时间为1月14日。

目前,杜圣博正在办理签证。“我近几天会亲自去法国,在1月14日以前提货。”杜圣博说,他用于付款的基本上是个人资金,“等提完货,我愿意晒出付款凭证来证明。”

他表示,古玩界拍卖成功没付款的情况确实存在,但也不能据此质疑国人的诚信。“但这也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老外对拍品的描述未必完全真实准确,有些东西可能拍下来才发现有瑕疵。”

“温州帮”玩转古玩市场

保守估计有上千人

杜圣博一鸣惊人,隐藏在背后的,是古玩市场的神秘温州资金。

“温州人搞古玩比较低调,目的为了赚钱,不为出名。”杜圣博说。

温州人以传统制造业起家,以前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对薄弱。今年46岁的杜圣博是苍南人,他的父辈就是搞印刷的,在广州做了十几年印刷生意。

2003年,因个人爱好,杜圣博开始在国外一些拍卖行网站上买东西,然后转卖。在古玩界有“3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的说法,但杜圣博把这个模式彻底打破了。他搞了个价格透明、资金快速流转的做法,也就是“薄利多销”。

他不仅在北京、杭州等地拥有博琴堂、文荣轩等古玩店,还创建了古玩在线拍卖平台。但这样操作要有大量古玩储备,前提是有众多“买手”为其淘宝。而遍布全球的温州人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温州人遍布全世界,老乡之间彼此信任。”杜圣博的“买手”网络遍布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等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品集中的国家和城市。

平时,杜圣博只需要坐镇北京,通过手机指挥各地拍卖,这次乾隆玉玺的拍卖,他就是通过手机遥控指挥的。

实际上,杜圣博只是温州人经营古玩生意的一个缩影。

从2007年左右开始,大批在国外从事餐饮等行业的温州人遇到瓶颈,餐饮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好干了。而这些温二代、温三代在当地长大,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方便淘货。他们组成了一个群体,一部分人在国外淘货,一部分人在国内卖货。

据杜圣博了解,从事古玩行业的温州人保守估计有上千人,“温州古玩群体信息灵通,已经走到行业前沿。”

“我们做古玩生意的,也是流落海外古玩回归祖国的一个接力棒。这次的乾隆玉玺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置,但前提就是,不能流出中国。”杜圣博说。

推荐阅读:

点名听不到 孩子耳朵怎么了?当心这病冬季高发

高速硬路肩上超车 被无人机抓了个正着

杭州人才市场1月还有5场招聘 具体安排看这里

望江派出所有两位老娘舅 阿姨新年给他们送锦旗

农户违建作婚房 工作人员拆违做工作跑了十余趟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甘凌峰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