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近日,余杭良渚老集镇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交房工作。连续两日,老集镇83户居民在完成资料审核、资金结算、协议签订、验房等交房手续后,喜提新家钥匙。
“原来的房子住了三十多年了,我之前就想造新房子。现在统一安排在原来的位置造了新房,我们既是搬新家,也是回老家,太幸福了!”交房现场,完成所有手续的梅小英夫妇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钥匙,迫不及待前往新家验房。踏入宽敞明亮的楼房,夫妻俩眉眼间皆是藏不住的笑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同样难掩激动的还有骆春雅。“交房比我预想的快很多。走,跟我一起看房去!”一边说着,她已经开始在新房里规划起房间布局,“这里做个厨房,那边当餐厅,装修好了肯定很不错。”
一张张幸福笑脸的背后,是一段意义不同的改造历程。良渚老集镇改造项目所在区域是原良渚镇核心区域。改造前,这里居住环境并不乐观。居民、企业等各类主体混杂而居,居住密度高、基础设施陈旧、公共服务设施短缺。更让人忧心的是,老集镇内多处木质、砖木结构房屋因年久失修,出现结构不稳、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久而久之,老集镇就成了街道的“治理洼地”,群众对该区块改造的期盼也愈发迫切。
为实现老集镇地区功能与生活品质的“双跃升”,良渚街道迅速行动,成立专项改造工作小组,为39户住宅制定针对性修缮加固方案,为44户住宅规划重建改造方案。
“老集镇改造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要在保留烟火气息的同时,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注入新的理念。”良渚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过程中,街道多管齐下,通过拆除政府闲置资产、有序征迁居民房屋、合理协调土地资源等举措,重新规划道路和空间,将老粮仓改造成施昕更纪念馆,并新建了停车场、嵌入式口袋公园、施书广场等公共空间。
同时,街道还保留了大部分承载历史记忆的老店铺,让老集镇的风俗人情、居民传统等得以保留,让文化价值也得到了更好的挖掘与传承,成为良渚城市发展中一抹温暖而独特的风景。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