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脱下制服当骑手 一次民生课题的现场学习
发布时间:2025-04-28   都市快报

“办公室打100个电话,不如自己去体验一天”

上午10点,庄一鹏换上外卖小哥工服,在平台上注册好骑手新人身份,骑上电动车出发了。他显然有备而来,径直骑到水晶城购物中心,这里餐饮店多,很多外卖从这里发出。

“叮咚!”很快,庄一鹏接到了人生第一个外卖单,从水晶城的肯德基到大关南五苑10幢,距离1.6公里,需在15分钟内送达。

庄一鹏紧握一下拳头,给自己打了打气。第一次送外卖,庄一鹏很紧张,“等会车停在哪里?15分钟来不来得及?”蓝色骑手服穿在身上,他感觉走路都不像平时那么自然,带着小跑。

拿到顾客点的单,他快步离开,骑上电动车往目的地赶。路上,系统不时会给他推送新单、顺路单。一单没结束,又来新单,要不要接?他心里直打鼓。

进小区,刷友好小区通行码,车停好,找楼幢,电话联系客户。客户在6楼,让他把外卖放门口。“我一口气爬到6楼,拍照,然后上传平台,完成配送。”庄一鹏喘了口气,“好在没有超时。”

“可能是太紧张了,全身都是汗,下楼时有点腿软。”庄一鹏的日常工作就是服务市场主体和外卖小哥,“外卖小哥的日常远不止这些,他们还要吃饭、上厕所、充电换电,送单路上还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辛苦。”

市场监管局是外卖平台的重要监管部门,如何保证制定的政策是外卖行业和外卖小哥真正所需?4月27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拱墅区市场监管局组织10余名青年干部开展“沉浸式外卖配送体验”活动,通过角色转换、实地跑单,感受外卖配送行业的艰辛与需求,为优化行业服务、完善政策制定积累一线经验。

一天的外卖小哥“骑行生活”体验下来,对庄一鹏的触动很大。“送外卖真的很不容易,跟时间赛跑、跟人打交道、跟车子打交道,不容出错,后果重则交通事故,小则差评、超时,扣几块钱的配送费也会让人心态崩溃。我们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是否真的切合他们的需要?他们还需要哪些服务?办公室打100个电话,不如自己去体验一天。”庄一鹏说。

“脱下制服当骑手,不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而是一次民生课题的现场学习。只有带着问题去配送,带着温度看需求,才能在送餐途中捕捉政策盲点,在风雨骑行中感知职业痛点,制定出台真正符合行业发展、外卖员需要的政策。”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汪晓敏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抗 通讯员 鲍亨利 徐艳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