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德云男团”集结杭州。这回,他们不说书,不逗哏,正儿八经谈爱情——历经两年时间的创作打磨,由郭德纲经典单口相声改编、杭州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话剧《卿卿误我》在杭州大剧院成功首演。
三天三场,秦霄贤、杨九郎、朱美吉带领杭州观众感受大时代下小人物间“造化弄人”的情感纠葛。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爱而不得”,化作观众席此起彼伏的叹息回响。
“据票房统计,这轮演出70%以上都是杭州地区以外的观众,而且年龄跨度较大。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德云粉丝’,还有不少《卿卿误我》单口相声的忠实听众。”杭州大剧院演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从香港、辽宁、北京打“飞的”、拖着行李箱来的,也有从附近城市携家带口来杭州看戏并旅游的。“听说还有从美国赶来杭州的粉丝!”
看一场戏,游一座城。这个假期,话剧《卿卿误我》一头连着热情洋溢的观众,一头系着杭州文旅的消费活力。
从相声中来,到话剧中去。话剧《卿卿误我》虽然脱胎于郭德纲长篇单口相声作品,却有着较大幅度的二度创作。该剧历经十稿打磨,在大刀阔斧改编的同时,仍旧保留了郭德纲原版的创作风格,留有了“抖包袱”的空间,增加了各种喜剧性的效果。所以,无论是内容的提炼、舞美的打造还是角色的诠释,话剧版都可以说是原著的一次“全面升级”。
故事从烟雨朦胧的水墨画面中缓缓展开,落魄书生“李伟”与富家千金“白玉雪”相逢于盛夏的西子湖畔。秦霄贤扮演的男主角“李伟”,性格沉闷、充满破碎感、擅长自我否定……角色特征与演员本人有着极大的反差。在塑造人物时,秦霄贤不断尝试“求同存异”,将“李伟”的胆怯、无奈、挣扎拿捏到位,还时不时抖出一些相声“包袱”,用逗哏、夸张和双关语逗观众发笑,将其充满亲和力与幽默感的个人风格浸润进了这个角色中。
不同于原著中颇受关注的双女主线,话剧版本更多着墨于“白玉雪”的个人成长,以达到主次有别的“立体”人物呈现,以及对核心人物的丰满塑造。朱美吉用极具层次的表演,刻画了性格直爽、向往自由的女主角“白玉雪”。当旋转舞台定格在生死离别的一刻,她与“李伟”的爱情超越了一切禁锢。
在剧中,我们还看到了因“世道”选择沉沦、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熊武”。在杨九郎的演绎下,这个角色在可恨中透出悲凉的底色,使“熊武”超越了传统反派符号,成为乱世浮沉里的一道剪影。
李九春一人分饰的说书人、帮工、巡长三角,与男女主角互为镜像的萧七、林十二,忠心耿耿、真挚勇敢的白管家……各具特色、性格迥异的20多个角色,共同组成了时易世变的民国江南众生相。剧中每个人物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执着,跨越了时空,与当代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这一次,《卿卿误我》还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以“盲盒式”的舞台打造出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舞台的不断旋转展现人物的关系变化,每次打开都有不同的惊喜。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与主人公共同穿过细雨轻织的江南小巷、重脊高檐的深宅大院、富丽堂皇的欧式建筑等20余个场景,如开盲盒般体会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
首演当晚,“烧饼”朱云峰、曹鹤阳也现身杭州大剧院,德云社“云鹤九霄”四科弟子齐聚一堂,好不热闹。据悉,杭州首演之后,接下来话剧《卿卿误我》将前往合肥、上海、南京、成都、西安、南昌、苏州等地进行全国巡演。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