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动物园“体形担当”的故事 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5-05-15   杭州日报

杭州日报讯 憨厚的熊猫、机灵的黑猩猩、优雅的长颈鹿……跟着爸爸妈妈去杭州动物园看动物,是不少“80后”“90后”杭州人的集体回忆,这座家门口的动物园也成了不少人儿时的乐园。

5月10日,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联合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邀请杭州动物园副园长江志做讲座。上次作为讲座嘉宾,江志分享了杭州动物园的发展历程以及动物园的各种趣事。这次,他专门给大家讲了讲那帮“大家伙”——亚洲象在杭州动物园的生活。

首对“外来户”来自云南

眼下,杭州动物园共有3头象,分别是公象亚力、母象罗纹和小母象福莱。而杭州动物园引进大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杭州动物园以10万元的“转会费”从云南个旧动物园引进了一对“新人”,公象诺诺和母象罗罗。时至今日,象的引进价格已经翻了数十倍。

说起诺诺,它是杭州动物园的“高产爸爸”。一般情况下,公象一生最多能繁殖3至4只幼崽,而诺诺这辈子一共生了7个娃。

动物园里的象因为走路时间远不及野生象,最容易得脚病(脚部发炎),80%的人工饲养大象都死于脚病。诺诺就是因为得了脚病,医治了3年也不见好,最后站不起来了。象的智商很高,且具有社会性情感,因此,在诺诺生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诺诺躺在地上,我摸着它的头问它能不能站起来,如果不行就走吧。”江志说,诺诺眼里流出了眼泪,当天下午就离世了,“看着这么有灵性的动物在面前离开,我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保持象的脚部清洁,饲养员会用30℃至40℃的水给象冲脚,并用毛刷清洗,这样能够大幅减少脚部疾病发生的概率,让象长期保持健康。

给象麻醉是一门技术活

第一次给象做麻醉手术,这是杭州动物园饲养史上的一件大事。

2008年,罗罗被诺诺欺负,尾部被咬下一大块皮,伤口化脓,必须手术清创处理。问题来了,要做手术就必须先将罗罗麻醉,但杭州动物园此前并没有给象做麻醉手术的先例。

象的体形大,麻醉风险因此更高,而且它们腹中未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胀气,一旦麻醉时间控制不当,象可能被胀死。为确保万无一失,杭州动物园专程请来北京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象类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实施麻醉后,工作人员一边紧张手术,一边关注罗罗的呼吸情况。历时两小时,手术完成,罗罗也恢复清醒,杭州动物园第一例象类麻醉手术宣告成功。

大象馆里有两把“保护伞”

亚洲象主要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等地带,而杭州冬天冷、夏天热,给象做好防暑、保暖工作非常重要,能帮它们度过极端的天气。

去过杭州动物园大象馆的人可能都注意到了,大象馆的空地上有两棵树,一棵枫树,一棵杨树,都特别高大。这两棵树是大象馆的宝贝,因为它们是象的“避暑专用树”。巨大的树冠可以遮挡炎炎烈日,树荫下通风透气且凉爽,远比室内要舒服,对于大象来说,树荫底下才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工作人员会经常对大树进行了填土、加固,每年还要给大树看病,遇到病虫害会及时处理,保证大树健康生长。同时,为了防止调皮好动的大象前来“破坏”,工作人员还对大树进行了隔离保护。在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下,这两棵大树始终为象群扮演着“保护伞”的角色。

如果你对亚洲象有兴趣,不妨抽空去杭州动物园看看吧。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栋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