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西送的结婚礼物“骆驼头骨”
来自撒哈拉的沙子
还记得你第一次读到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是一个“骆驼头骨”时的震惊吗?
这次特展上,你可以亲眼看看这个骆驼头骨!
三毛喜欢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想象空间,她拿动物头骨装饰房间,把废弃轮胎当沙发,真的脑洞无限强大。
在特展上,你能一一和书里的实物对应啦。比如她把所有装行李的箱包都称为“猪”。这次展出的“小猪”,据说是她最常用又最心爱的一只,跟着她走了几十个国家呢;还有她从撒哈拉沙漠带回的沙子,以及收集的奇奇怪怪的手工饰品等。
特展厅内,还能看到三毛回舟山定海探亲的纪录片《三毛回乡记》,这也是这部纪录片首次走出三毛故居完整放映。
现场,一份份手稿记录着她创作时的灵感瞬间、一幅幅照片展示着她在各地的生活场景……馆内珍藏着三毛著作原版、复刻手稿、私人信件及海外译本等2000余件展品,通过人生行迹、文学创作、歌曲影视和故乡情缘四大主题,全方位展现了三毛充满传奇的一生。
这是浙江文学馆开馆以来首个女性作家专题展。“也是三毛的相关展品首次走出舟山,来杭州续写篇章。”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透露,未来,三毛散文奖的标志将永久陈列于浙江文学馆,这座承载着三毛文学记忆的展馆,将继续讲述她的故事。
三毛丈夫荷西的姐妹
从西班牙奔赴杭州
“亲爱的三毛,你好。”时隔30多年,这句常出现在三毛散文集《亲爱的三毛》里的读者来信的开头,如今又出现在三毛特展的留言区。
来文学馆看三毛特展,读一封三毛为世界留下的情书,似乎成了打卡标配。
最近,三毛特展还迎来了两位特别的远客——荷西的姐姐卡门和妹妹伊斯帖,从西班牙不远万里赶到杭州观展,就为了亲眼看看荷西送给三毛的骆驼头骨。姐妹俩遗憾从未亲睹实物。
当她们在展柜前见到骆驼头骨时,兴奋地问旁人:“这是真的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伊斯帖隔着展柜玻璃认真端详起来,小声呢喃:“是哥哥送给三毛的礼物啊!”接着,伊斯帖还掏出手机让旁人帮忙合影。
她们驻足于“撒哈拉小屋”里,对着荷西与三毛的结婚照片久久凝望,指尖轻抚过两位家人的明媚笑容,还在信箱里投递了对至亲的深切思念。
“我从未想过能够远行至此,见证了中国对你的喜爱。你和荷西永驻我们心间。”——卡门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中国,谈论并追寻你的足迹,唤起关于你和荷西的回忆。在荷西离世后,我多么希望能够继续见到你。”——伊斯帖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左雅副教授译)
此刻,历史有了闭环:当年三毛带着东方诗意走进西班牙家庭,而今西方亲人循着文字轨迹来到江南,印证着真情超越时空的力量。
和这封信一起被取出信箱的,还有上百封书迷手写的明信片。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藏着不同年代、不同人群对三毛的深情告白。
正如一位粉丝所写:“我们永远是我们,永远青春热烈。”
这个暑假,一起来浙江文学馆见见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学邀约。展厅的“沙漠信箱”正等待着你写下自己的漂泊与归家故事。
“心海之歌——三毛文学手稿特展”
展览时间:即日-8月31日(提醒:每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浙江省文学馆临展厅(杭州市西湖区江涵路300号之江文化中心)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