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查病灶”,更要“开良方”
杭州日报讯 “饭菜搭配得好,价格和工作人员的信息也公示得明明白白。”近日,在余杭区瓶窑镇某村老年食堂,72岁的倪大爷与邻居们站在公示栏前边看边聊,“这下我们吃得更安心了!”
这份安心,源于余杭区审计局(以下简称“余杭审计”)的有力监督。去年9月,余杭审计在瓶窑等镇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发现,部分老年食堂存在价格未公示、食品未留样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余杭审计推动瓶窑镇制定整改清单,并联动市场监管等部门与该镇合力检查,确保整改“件件有回应”。眼下,瓶窑镇所有老年食堂均已落实“六公示”制度,做到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收费价格以及对老年人的优惠等一目了然,赢得了群众“点赞”。
近年来,面对民生项目点多、面广、监管难等挑战,余杭审计以清单化管理护航民生项目,不仅系统梳理了历年审计成果,编制了《共性问题清单》,还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多轮走访、座谈,推动问题解决。
在此基础上,余杭审计还按时限、按标准开展整改“回头看”,确保整改不走过场。今年上半年,余杭审计已完成包括老年食堂管理、老年津贴发放、婴幼儿成长驿站运营等在内的16个民生问题的整改销号,到期整改率100%。
当前,余杭审计正将清单化监督机制运用到更多民生领域。如在同级审项目中,余杭审计深入分析公租房配租效率等问题,探索性列出建议清单;在闲林街道经济责任审计、安置房建设管理审计项目中,余杭审计以任务清单化形式关注幼儿园暑期维修、安置房建设分配等工作情况;在实体经济专项审计调查中,余杭审计将政策落实转化为清单化监督,聚焦关键事项跟踪问效,以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审计不仅要‘查病灶’,更要‘开良方’。我们希望通过有力监督,助力民生项目提质增效,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答卷’。”余杭审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审计监督从“点上发力”向“系统治理”转变,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以高质量审计服务为余杭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