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边纳凉边看演出。记者 李忠 摄
杭州日报讯 夏日炎炎,何处觅清凉?防空洞是个好选择。位于上城区四牌楼38号的纳凉点,是全市6处防空洞纳凉点中开放面积最大、人气最旺的一处——去年开放期间,总人流量为7万多人次,单日最高达到2000人次,是居民夏日里的“清凉港湾”。
今年,这里的清凉体验再升级。7月29日下午,“红色传承·清凉一夏”国防教育文明实践暨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四牌楼纳凉点启幕,将红色文化、国防教育与邻里互动巧妙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理念,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载体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为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清凉中浸润人心,上城将艺术之美搬进了防空洞,不仅策划打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摄影展,让一幅幅珍贵影像唤起历史记忆,还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的12名学子在现场挥毫泼墨,即兴创作书法、国画等作品赠予市民,让艺术滋养与红色教育相得益彰。
互动区域更是亮点纷呈,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驻足参与。“橄榄绿进校园”驻校教官带领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国防装备模型,通过遥控操作机器狗感受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在紫阳街道“尚法凉驿”公共法律服务点,专业律师每周四下午都会在此坐镇,免费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一系列常态化展陈更是将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比如“心灵书屋”将持续配送涵盖运动养生、知识科普、剪辑拍摄、亲子课堂、宋韵文化、传统非遗、艺术手工等七大主题的精品课程;“时间邮局”则邀请市民在特制明信片上写下对未来的期许,信件将于今夏闭洞时封存,明年纳凉季重启送达,搭建穿越时光的温情之桥。
十五葵巷居民朱云德每天都会来这里转转,“比在家待着舒坦多了,以前经常来看电影,今年活动丰富多了,防空洞里也越来越热闹。”
活动现场还为四牌楼纳凉点、青藤茶馆(南山路店)、解百1918茶空间等新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正式授牌,标志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呈现多点开花的繁荣景象。
“纳凉点不仅要送清凉,更要送文化、送文明。”上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将清凉消暑的民生需求与国防教育、红色传承、文明实践、法律服务及文艺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不仅为市民奉上精彩纷呈的夏日文化盛宴,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与社区凝聚力,是“弘扬时代新风、传承红色文明”主题的生动实践。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