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又热了,昨天杭州最高气温36.1℃,已连续两天达到高温线。
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逐渐合并加强,杭州的高温天将进入“持续续航”模式。副热带高压来自海洋,而大陆高压则诞生于陆地,二者虽同属高压系统,却各有主场——大陆高压常主导西南地区的夏季高温,同样会为控制区带来持续晴热。当这两大高压联手,如同高压锅内持续加压,气温自然节节攀升。
从最新预报来看,未来几天高温唱主角。昨天,杭州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我市5日、6日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7℃,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谨防午后雷阵雨突袭
昨天午后,一场雷阵雨突如其来。强对流回波多点开花,多地出现短时暴雨,15点到16点仅仅一个小时,全省共有217个站累计降水量超过20毫米,黄岩上凤一小时降水量达到99.74毫米,达到短时特大暴雨标准。
除了超强的午后雷阵雨,昨天的高温也丝毫不逊色,除了沿海岛屿和少数站点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蹿到高温线以上,最热浦江37℃。从数字上看,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浙江人来说并不算太高,但是人体感觉确实特别难受,又闷又热透不过气来。其实,气温和体感温度完全是两个概念,同一气温下,湿度不同,体感温度天差地别。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高温天,再配上昨天50%以上的湿度,妥妥蒸桑拿的感觉。这样的天气特别容易中暑,大家一定注意防暑降温。
接下来的天气基本上都是这样:晴热高温当头的同时,雷阵雨仍有偷袭的可能。雨什么时候下,下在哪里,会下多大都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样的天气,带上雨具出门有备无患,遮阳又防雨。目前来看,今明两天大气对流条件减弱,以午后局部的雷阵雨为主,7-9日受高空槽影响,雷雨范围将再次扩大,需持续关注天气变化。
浙江省气象台预计,7-9日浙北地区受弱冷空气影响,午后雷阵雨条件较好,气温也会有所下降,其他地区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虽然盛夏时节指望冷空气来降温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但即使实力很弱,降个几摄氏度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周日,目前看可以和凉爽擦个边。
为啥蜻蜓低飞要下雨
很多人应该听过“蜻蜓低飞要下雨”或者“蜻蜓低飞,不风即雨”这样的谚语。昨天下雨之前,橙友“里尔”就在西湖边拍到了一群蜻蜓满天飞的场景。
为什么下雨前蜻蜓会飞得低呢?部分人直觉的想法是:因为下雨前空气中充满了难以察觉的小水滴,沾在蜻蜓的翅膀上,让它的翅膀变重了,所以飞不高。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蜻蜓可是昆虫界的飞行大师,它们可以在高速运动中很快地静止,并且稳稳地悬停在空中,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悬停状态转为高速飞行,飞行的方向可以是空中的任意方向。小小的水汽对蜻蜓翅膀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它之所以低飞,主要是因为食物。下雨之前,气压低,空气湿度大,那些小飞虫多在低空浮游,蜻蜓为了觅食,往往也在离地较近的空间飞行,所以就成了有风雨的征兆。
纵观一年四季,夏季是蜻蜓最佳的繁殖时节。不光下雨前后蜻蜓会出现,闷热的天气里,蜻蜓也要出来“透透气”,尤其是在傍晚时分。蜻蜓是在水里或者水边繁殖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成虫会在水域附近的空地自由活动,并且蜻蜓属于群居昆虫,一般都是大量出现,不会单只行动。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