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进去荷区采摘的一共有7个工作人员,分别在新新饭店对面的北山街荷区、后孤山荷区和断桥荷区。
他们从清晨5点多进入荷区开始,在湖面温度接近40℃的温度下作业,7点多完成今日的采摘任务,然后把还带着露水的莲蓬和荷叶搬上船,再运送到位于柳浪闻莺微笑亭的售卖现场。熬过了酷暑下的体力活儿,接下来的事,就不归他们管了,会由志愿者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分拣、整理,等待义卖。
早上7:10,记者又来到了钱王祠码头附近的柳浪闻莺微笑亭,这里是今年的线下义卖点。
很意外,现场怎么没人排队?
走近一看,立着一块告示牌——“今日荷叶莲蓬号码牌已发放完”。
已经坐在旁边树荫底下乘凉的一位阿姨摇着手里的扇子,坦悠悠表示,“你来迟的嘞,号子1分钟就发完了。”
为了保障活动有序开展,同时避免大家在高温下长时间等候,今年的义卖采用的是“先领号、后购买”的方式。
7点准时发号,今天一共发放70个号码,领到号就可以去附近休息等候,或者逛逛晨西湖。等8:30,再凭号码牌在同一地点购买,过时号码作废。
西湖莲市也叫夏日限定“鬼市”,漏夜排队,具体有多早?拿到1号的周大伯,凌晨2:30就从庆春路的家里出发了。
老伴周阿姨说,昨晚睡前她看到“西湖莲市”今天开售的消息,就随口提了一嘴,“我有点想去,你去不去?就怕人很多排不到。”没想到,等她凌晨两点多醒过来,发现劳心的周大伯已经为爱出发了。“我是五点多到的,杭州人就是认准西湖里的荷叶,跟菜场里买的不一样,每年都要晒干来泡茶喝。”周阿姨说。
现场有夫妻档来的,也有约好小姐妹一块来的。家住三里亭的章阿姨,今年60岁,约了好姐妹一起来。两人一个骑电动车一个骑自行车,花了40多分钟,终于在6:30赶到了排队现场,分别拿到了23号和26号。章阿姨说,她年年来排队,年年尝到这口鲜香,西湖荷叶买回家,她的用法也跟人家不一样,“我用它包南瓜麦糕儿的,七月十二做麦糕儿,荷叶一起蒸起来毛香毛香,而且西湖里的荷叶大,不会碎掉。”
西湖莲市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场。8点15分,开始人头攒动,队伍也开始排起来了,每个人手上都捏着事先拿到手的号码纸。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出现,有很多带着小朋友的家长,特地来感受一下这份属于西湖夏天的仪式感。
8:30,付款、核验盖章、提货,每人限购1份西湖“爱心莲莲套餐”(包含3个莲蓬+5张荷叶),每份10元。5分钟左右,就售完了,西湖边再次恢复平静,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快闪。
现场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开心”。遇到有媒体采访,阿姨们乐呵呵说,“你们还采访我啦,开心开心的”,等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一大袋荷叶莲蓬,阿姨们又说,“真当开心啊!”
杭州人对西湖牌莲蓬荷叶的爱是老早就刻在基因里的,西湖的荷花文化也早已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
据了解,西湖里的莲蓬、荷叶,每天的量都是不固定的,要根据荷区的疏密程度和天气情况,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西湖荷花属于“花莲”品系,以观赏为主,所以莲蓬作为副产品产量远远不及“子莲”,西湖水域管理处工作人员说,莲市期间,一般每天可以保证50-70份左右。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疑惑,西湖里的莲蓬和荷叶真有这么香?菜场里不也能买得到莲蓬荷叶?还真不一样。
之所以被杭州人如此追捧,一来是新鲜度,现采的莲蓬,长在西湖里无公害,吃起来确实很嫩。里头的莲心,还没来得及透出苦味,一口一个放到嘴里,可以当水果吃。二来,不少人只认西湖牌荷叶,这是一种西湖情结。叶子够大,拿回去晒干、剪碎,用来泡茶喝,也可以做粉蒸肉、叫花鸡。
还有个问题每年也都要科普一下,西湖里荷花开得正盛,为什么要摘掉荷叶?主要是因为长得高的荷叶太密,会影响下层荷叶采光,所以,西湖景区水域管理处湖面养护队的队员们会定期对西湖里的荷叶适时进行疏摘。
今年的西湖莲蓬荷叶义卖,从今天开始,一直将持续至8月下旬,每个工作日上午7点,柳浪闻莺微笑亭(柳浪闻莺公园内、钱王祠码头西南侧附近)准时发放当日号码牌,8点30分开始,可凭当日号码牌在柳浪闻莺微笑亭进行购买,请自备零钱(或支付宝付款),每份10元,每人限购1份,售完即止。需要注意的是,逢双休日或者雨天是停售的。
最后提醒各位市民游客,义卖现场请有序排队,并配合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同时天气炎热,一定注意防暑防晒。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