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动力澎湃
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有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以“8+4”经济政策为引擎,杭州加速推进资源向创新汇聚。
走进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杭州光机所”),只见一台台精密仪器高效运转,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地监测屏幕数据,同步细致记录关键参数,实验室里处处涌动着创新的脉搏。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应用广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我国有条件率先实现突破的高技术产业。5年多来,杭州光机所已成功孵化企业60余家,并且有20多家公司已获得下一轮融资,孵化企业总估值超250亿元。
“我们和其他孵化器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创业合伙人的方式,结合投资、培育等手段,一起帮助解决创业中的诸多难题。”杭州光机所副所长庄春光介绍,从“种子阶段”到“育苗阶段”,杭州光机所都能提供模块化、标准化、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依托天使投资和吸引外部资本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
杭州光在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就是杭州光机所深度孵化体系的实践成果之一。“在杭州光机所的协助下,我们已经获得近亿元融资,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生产基地,未来年产能可达3000台,产业化步伐持续加速。”光在科技创始人夏海云对杭州光机所营造的科创氛围与机制赞不绝口。
“在这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创业底气。”夏海云坦言,这份底气不仅来自并肩作战的伙伴,更源于杭州完善的创新支持体系。作为光电子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杭州光机所在“8+4”经济政策赋能下,持续释放科研势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前行。
政策方面,其智能遥感激光雷达、气体监测等技术研发与“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扶持重点高度契合;资金方面,通过市级财政专项统筹,杭州光机所采用“设备+资金+人才”全链条模式,累计吸引外部资本超25亿元。
为产业升级强筋壮骨,为创新涌流开源活水,“8+4”经济政策既有攻坚破局的力度,也有润物无声的温度,正托举越来越多平台、企业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作为杭州产业创新平台的标杆,顺丰创新中心正以“产业+技术+资本”为核心架构,联合浙大科技园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效应。
“我们依托顺丰产业链资源与浙大系科研力量,已累计孵化68家科技企业,通过设立科创基金,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成长。”顺丰创新中心招商运营负责人吴丽巍介绍。
在钱塘江畔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另一项创新政策正释放红利。
为了破除企业与科创平台的信任堵点,让企业大胆研发,平台主动转化,萧山区科技局创新推出了“安心宝”制度,由兆丰股份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共建的兆丰智能创新研究院,正成为“安心宝”制度的首批受益者。
“现在搞研发,更有底气了!”在兆丰股份副总经理付海兵看来,依托“安心宝”制度,企业仅用50万元的保证金就启动了第一阶段500万元产学研合作项目。“政府搭台、风险共担,一系列举措为我们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心剂’。”
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增强
“8+4”经济政策效能逐步显现
“这两年,市、区两级政府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亲清在线’平台让好政策一键直达、快速兑现,我们发展信心更足了。”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卫华由衷点赞。
“选择来到淳安创业,吸引我的不只是这里的绿水青山,更因为这里的创业土壤够‘暖’。”来自嘉兴桐乡的“95后”青年史伟慧说,一直以来,政府像“创业伙伴”一样全程参与,帮她链接资源、对接高校、共建平台,创业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
创业有扶持、发展有支持,杭州“8+4”经济政策始终“在线”、无微不至,为奋斗者撑腰,为梦想护航——
一场奔赴杭州的面试之旅,从“青荷驿站”开始。21岁的西安女孩黄紫怡在收到面试通知后,通过“人才杭州”小程序上传学历和面试信息,当天即获审核通过,成功申请到2晚“青荷驿站”免费住宿。
“一室一厅一卫的精装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杭州的办事速度和城市温度让我更有信心在这里找工作了!”黄紫怡笑意满满。
“青荷驿站”是杭州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出的一项服务,来杭参加求职面试、人才就业及创新创业赛事等活动的非杭户籍且无房的新市民和青年群体,可以申请不超过7天(6晚)/人/年的免费短期住宿。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区范围内已新增“青荷驿站”20个、房源530套(间),全市共投入运营驿站90个,房源3975套(间)。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8+4”经济政策强调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聚焦“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康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领域,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优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让青年“来有处住、心有所安”,“青荷驿站”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正是杭州推进“住有宜居”的暖心实践。
在推进“劳有所得”方面,杭州正全面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加快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杭城工匠”高技能人才队伍。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立13个技能培训基地和23个技能培训站点,实现县城和中心镇全覆盖,形成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
在推进“幼有善育”方面,杭州推出的全国首个婴幼儿照护领域智能体“杭小育”顺利上线。目前,“杭小育”已经整合共计141万余条婴幼儿健康数据,5万余条入托服务数据,关联近70万用户的标签,累计访问量超过220万余人次。
“政策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百姓和企业的切身感受上。唯有拓展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升服务的精准度,才能真正托起群众的安心与信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杭州将持续抓实抓早政策的组织实施,按照“应兑尽兑”要求进一步加快政策兑付,同时加强政策绩效监控,做好政策的评估和优化调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