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农房改造16100余幢 农村“好房子”托起群众“宜居梦”
发布时间:2025-09-01   杭州日报

“特别满意!”这几天,桐庐县江南镇彰坞村空心村整治农居点三期贤茂区块团建房交房现场,喜提白墙黛瓦“小洋房”的村民叶罗霞,为新家点了个大大的“赞”。记者从市建委、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农房改造16100余幢。

一处处“旧村舍”变身村民安居宜居的“好房子”,背后是杭州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农房建设改造提升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农房宜居改造,实现改造工作与乡村发展规划的深度融合,把‘农房盆景’变‘乡村风景’。”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18年起,彰坞村在桐庐县率先开展空心村整治,以农房建设为旧村改造的支点,累计拆除老旧房屋7万余平方米,平整出百余亩建设用地。此次交房的贤茂区块是该村空心村整治的第三期,区块共拆除老旧房屋70余户,平整出22亩安置用地,于去年3月动工,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原本低矮破旧的农房变成5排共42幢极具江南特色的新式住宅,每户均配有独立庭院。不仅如此,村里还同步推进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

“旧房改造不仅是村民的愿望,更是村里发展的现实需要,改出好环境,提高空间利用率,才能盘活更多资源。”彰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健介绍,这几年,村里通过政府主导与企业扶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改建或活化利用空心村房屋,打造了一批乡村旅舍、酒店等,既留住了小桥流水的古韵乡愁,也带旺了乡村经济。

一手抓农村危旧房“拆旧建新”,一手抓传统村落古建“修旧如旧”。

“我们重点推进传统村落老屋修缮,既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又推动老屋活化利用,不断实现文化传承与宜居功能的统一。”市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坚持用“复原化”留住乡愁与文脉、用“产业化”激活潜力与空间,推动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不久前,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成功入选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成为浙西古村落保护与振兴的标杆。如今,徜徉在新叶村洁净雅致的村道上,总能在拐角处,不经意间邂逅一座又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这离不开专业匠人的守护。在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的过程中,建德市注重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建设,结合“线上+线下”,每年开展传统建筑工匠理论培训,不定期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全力打造一支“会看图、懂理论、善建造”的队伍。如今已有675位持证工匠,用巧手与匠心,延续着古村古建筑的“生命线”。

这些“修旧如旧”的老建筑也正成为强村富农的“强引擎”。

新叶村内的百年宗祠改造成为昆曲文化体验馆,在“三月三”祭祖典礼中增设非遗市集和汉服游园活动,单日吸引1.2万名游客,带动消费60万元;桐庐县深澳村依托闲置古建筑资源引入“深澳古村百匠慢生活文化综合体”项目,打造“百匠艺术街区”,吸引80余家业态入驻,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214万元,同比增长25%……

杭州宜居农房建设改造,正稳稳托起农村群众的“宜居梦”,在绿水青山间不断绘就“共富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朱柯霏 通讯员 杭建宣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