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杭州再添强引擎。
日前,低空智能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大会暨滨江区低空智能产业对接会举行。现场,入选首批浙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名单的《科创平台结对合作机制改革》项目启动建设。
该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航杭研院”)、滨江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联合申报,以院企创新联合体的形式共同冲击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低空智能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产业升级,助力杭州培育低空智能领域新质生产力。
眼下,杭州正全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是城市布局的重中之重。同时,“1+2+33+7+N”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在杭蔚然成型。如何发挥这些平台的创新策源和人才集聚作用,有效整合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该试点给出了有益的探索路径。
“作为北航与浙江、杭州及滨江三级政府共建的高能级科创平台,北航杭研院已在低空安全、具身智能、空间智能、量子传感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北航杭研院院长王俊说。
据王俊介绍,该试点构建了低空智能领域“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机制,并已获得一批成果。
“科创平台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需求、产业化能力形成互补。”据浙江省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双方已设立各类前沿预研与概念验证项目15项,研发投入突破千万元,覆盖低空运行、航空安全、智慧机场等多个领域。其中机场机坪侧人员轨迹跟踪分析系统、机场跑道表面状况监测预警系统等10项成果已在杭州、宁波、温州机场等地试点应用,真正推动低空智能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试点将依托北航杭研院科研优势,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低空智能领域复合型工程硕博士培养。同时,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流动互聘共享机制,选派一批“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入企,针对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项目凝练和研发攻关,以专业人才梯队突破关键技术,以前沿成果赋能优质企业落地,推动名院名企、名校名城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