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淳安千岛湖镇南苑社区老兵驿站,退伍军人们集中收看九三阅兵。记者 程海波 摄
郝龙清老人佩戴军功章收看阅兵直播。 记者 张之冰 摄
昨日上午,在杭州各处红色热土上,许多抗战老兵、烈士遗属、退役军人与民兵队伍收听收看了阅兵直播。当战机划破长空、铁甲列阵前行,那些震撼的画面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国崛起的磅礴气势,也唤起对烽火岁月和革命先烈的记忆。
在桐庐县新合乡政府会议室,90多岁的金萧支队老游击队员钟三康早早守在大屏幕前,和他一起来的还有金萧支队老游击队员和革命烈士后代。钟三康挥舞着红旗,回忆起1949年的春天:“那年我14岁,加入了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第四大队。当年在送一份情报时,我曾在麦田里‘睡过’四十多天。”
新合乡是革命老区。1945年初,金萧支队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如今这片红色土地以红色研学融合生态旅游,让红色基因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如果父亲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很欣慰。”85岁的金萧支队烈士遗属钟银土注视着屏幕,眼含热泪。他9岁时父亲牺牲,他永远缅怀父亲以及像父亲一样的先烈们。“我儿子也当了9年兵,我常跟他说要传承先烈精神,珍惜当下的幸福。”
在建德市千鹤女子民兵连内,30余位新老民兵的观礼现场气氛庄严又热烈。26岁的赵雨萱是连队最年轻的民兵,当屏幕中女子民兵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时,她振奋地说:“感恩先辈换来盛世,我们一定牢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
千鹤村是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1953年,当地妇女打破传统旧俗,组建“千鹤女子突击队”,成为如今千鹤女子民兵连的前身。为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4月,千鹤女子民兵连正式重组,如今她们活跃在防台抢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多条战线,继续发扬“半边天”精神。
在富阳区,54位老兵齐聚一堂,当看到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的抗日老兵们举手敬礼的那一刻,大家热泪盈眶。老兵欧阳东松激动地说:“今天从阅兵式里看到祖国的国防力量如此雄厚,我打心底里自豪!”这一刻,屏幕内外,老兵们怀揣着同一份炽热情怀——他们见证的是强国强军的今天,想到的是烽火连天的昨天,期盼的是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昨天一早,在杭州五云山疗养院,抗战老兵郝龙清特地换上了军装,挂上满满当当的军功章与纪念章,早早坐在疗养院多功能厅里准备观看纪念大会直播。8年陆军、26年2个月空军的军旅生涯,让“军魂”二字深深地融入郝龙清的一举一动。96岁高龄的他虽步伐不再“带风”,却仍自带正步的节奏。
“这身军装上,都是他挑选过比较重要的军功章或是纪念章,重要日子都会戴上。”郝老儿子郝庄严特地从北京赶回杭州,陪伴父亲观看阅兵直播。
1个多小时的直播过程,郝老始终挺直脊背,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国歌奏响,郝老轻轻地跟唱;方队出场,郝老挥动手中的国旗。“有陆上的,有空中的,还有水上的、水下的,都亮相了!看了很激动!”郝老兴奋地说。
郝龙清打过日本侵略者,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和抗美援朝等;他曾是抗战医护人员,后来通过飞行员选拔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离休后,郝老拾起了笔,把过往岁月中的抗战故事一一写下,又投身于“红色宣讲”的“新战场”中,先后讲了25年。“我们要把党的光辉历史、军队的光荣传统等讲给年轻人听,要告诉他们勿忘昨天的苦难,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郝老说。
在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5年度秋季返乡的21名退役士兵集中观看了阅兵直播。他们来自陆军、空军、武警等多个军兵种,今年9月1日至2日返乡,此前服役年限为2至8年。
对于这些刚刚退役的军人来说,观看阅兵式是他们返乡后的“第一课”。退役士兵黄浩庭表示:“退伍不褪色,回到家乡我仍是一名‘战士’。志愿服务、公益事业,只要有需要,我一定冲在前。我将时刻保持纪律性与责任心,为家乡建设出力。”
杭州西站人才会客厅内,近60位退役军人在余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召集下共同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作为一名火箭军退役军人,看到火箭军方队整齐受阅,我忍不住红了眼眶。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退役老兵沈金国激动地说。
在市军休服务管理中心,百余位军休干部纷纷来到各自所在的干休所内的观看点,集中观看阅兵仪式。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顾新敏十分激动:“作为一名老兵,我无比自豪。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人民军队是无比坚强、所向披靡的!”曾经从事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法学研究的老兵蒋明健也感慨颇深:“希望广大有志青年踊跃参军报国,投身国防事业,把爱国情、报国志、强军梦转化为实现强军目标的实际行动!”
政协要闻